【护鲨者抗争记1】女护士穿4公斤鲨鱼衫跑马拉松爬龙舟

撰文: 吴韵菁
出版:更新:

“人类是牠们最大的威胁,也是牠们唯一的希望。”获得第8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海豚湾》(The Cove)中的一句话,同样适用于其他濒危物种,包括鲨鱼。香港,占全球鱼翅贸易总数一半的地区,亦是鱼翅走私的中转站。虽是弹丸之地,却有十多个团体同时推动护鲨保育,香港人和外国人都走到街上,为鲨鱼发声。这呼声已令香港快运、国泰航空、中远海运于今年先后宣告停运鱼翅。今年10月,第17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高峰会议,有组织提议将镰状真鲨、3种长尾鲨及所有蝠鲼属品种列入附录II中,香港的NGO亦将派员出席。证明即使在最坏的时刻,我们仍没有放弃的理由。(香港由“鱼翅之都”到“护鲨之都”系列二之一)摄影:吴钟坤、钟伟德、梁鹏威

由于鱼身不值钱,渔民误捕鲨鱼时会“割鳍弃身”,以节省空间捉更多鱼。(Paul Hilton摄)

全球每年捕杀1亿条鲨鱼 香港贸易占半

香港这个“鱼翅之都”,除了是全球食用鱼翅最多的地区之一外,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统计,每年全球约有1亿条鲨鱼遭捕杀,大部分被运至香港,香港成为亚洲鱼翅供应的中转站。走私鱼翅亦藉地利之便,经香港转运到内地、台湾和亚洲其他地区。

据香港统计处的贸易数据显示,在2011年有超过1,030万公斤鱼翅进口到香港,而2015年香港鱼翅进口量约550万公斤,5年间数字下降趋势明显,然而香港仍占全球鱼翅贸易总量超过50%。香港护鲨会总干事周婉苹说:“行内有存货的做法,鱼翅存在仓内久久不卖,或经走私途径转口,因此难以了解整条供求链的实际情况。”

今年截至8月,有关护鲨反翅的街头抗议就有4、5次之多。

慢慢滋长的香港护鲨势力

2010年9月,9个非牟利保育组织要求时任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在施政告报中承诺“向鱼翅说不”,并将鱼翅从政府酒席中剔除,这倡议得到约3,000人支持,但在56个政府部门中只有天文台表明禁用公费食用鱼翅。

其后,香港护鲨会再于2011年10月发起网上联署,超过1万名参加者,要求政府在公务酬酢中禁止食用鲨鱼制品及鱼翅。

政府终在2013年9月宣布公务酬酢会剔除鱼翅、蓝鳍吞拿鱼及发菜等危害生态的菜式,为“可持续生活”起牵头示范。

除了环保团体为护鲨出力外,香港市民的保育意识亦逐渐提高,甚至由个人拒翅,到走上街头为鲨鱼发声。

女护士抗争 穿鲨鱼衫跑马拉松

“咪癫啦!为什么要穿着鲨鱼衫来跑马拉松?中国人就是会食翅。”曾在风雨中穿上4公斤重鲨鱼套装完成马拉松的符菁华(Kirsten),双亲曾经这样对她说。“少我一个,社会上也就少了一人为鲨鱼发声,或许我也能带动到身边的人拒翅,我请求父母让我试试。”

Kirsten任职内科护士,身体因工作造成劳损,医生建议她以跑步来纾缓。她一跑便是7年,伤患不药而愈,还挑战10公里及全马拉松。前年,Kirsten决定要穿上鲨鱼套装,跑毕42.195公里的全马。Kirsten见过有外国选手穿上鲨鱼装,但当时未有了解他们的用意。“有次看到护鲨展览,原来为了制造鱼翅,鲨鱼都被活生生切去鱼鳍,掉回海里等死,我不禁落泪。”

17个戴着小鲨鱼头套的队员,听着大鲨鱼头陀手Kirsten的鼓声,一同奋力划向终点。(Kirsten提供)

步履一起一伏,Kirsten被鲨鱼头摩擦双膊至脱皮流血,跑到中段差点晕倒。最初,这条陆上鲨鱼孤独地跑,后来沿途有人轻拍她的肩膊说:“辛苦你了!我们不会再食翅!”Kirsten的父母,由不明白女儿的行动,到开始了解问题。二人不仅到终点站等待女儿冲线,平日更会游说亲戚一同拒翅。

除了马拉松,Kirsten还参加维港龙舟比赛。“龙舟教练知道我就是那条鲨鱼,竟主动提出全队人穿上鲨鱼装划龙舟!令我很感动。”要全队18人穿上鲨鱼装,不是易事,部分队员已年届40、50岁,要考虑各人体力负荷之余,还要说服他们接受此事的初衷。“有些队员未接触过鲨鱼割鳍弃身的资讯,也不知道鲨鱼数量严重下跌。他们了解后马上表示支持,队员更一同为香港护鲨会筹款。”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