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断桥建生态村搞笨猪跳 香港断桥点算好?
香港原来有超过20条“半途而废”的行车天桥,在半空就此打住,成为一截截的废弃断桥——如《香港01》早前发现深水埗西九龙走廊一条如遁入森林的断桥、柯士道西亦出现一截无用的桥面。桥的功能就是接驳和连结,断裂的桥就等于掏空其意义——断桥的英语就是Bridge to Nowhere。但这种无意义的空间,会否正等待人们进去延续其生命呢?在国外,断桥和荒废的火车桥有不少得以重获新生,发展成公园、笨猪跳场地,甚至是建成一整条生态村等。我们可否从中参照断桥作为活化空间的可能?
1. 变成闹市绿洲?纽约的High Line Park
香港的废桥,每每因为原本的工程计划搁置,于是预先建好的接驳口便无用武之地,只好丢空。政府既不言复工,又不言拆卸,桥面在拥挤的闹市之中,变了难得的闲置空间。现在成为纽约潮点的High Line Park位于曼克顿,由一条废弃的火车桥改建而成。这条高架桥的火车本来用途为工业区运输货物、但在80年代因工业衰落而停止行驶。
1999年,居民Joshua David 和 Robert Hammond发起保育行动,倡议把高架桥改建成公共空间。他们成立Friends of the High Line组织,为公园计划进行民间研究,又举办公开比赛采纳更多的设计方案。2004年在一片支持的声音下,纽约市终决定落实建设High Line Park。建筑师刻意模仿轨道本来被荒草侵蚀的颓美景色,在公园种植大量灌木、芦苇草,并保留本来的铁轨。High Line Park聪明地融和了人文和自然景观,故成为纽约最受欢迎的公园之一。
High Line的成功,催生了类似计划——同样位于纽约的The Lowline由地下电车站改造,将于2021年建成;亚特兰大的Atlanta BeltLine则以废弃的电车铁路为轴,建立起一个结合行人步道、环保、公园,贯穿全城的绿化路径。
2. 变成生态村落? 意大利的Solar Park South
意大利南部Salerno-Reggio Calabria高速公路的其中一段,因为涉及黑手党贪污工程而臭名远播,近年亦因新的公路建成而被荒废。2011年,该区政府为此段废弃的桥举办Solar Park South比赛,公开招募活化设计。结果,由法国建筑师Philippe Rizzotti团队和Off Architecture合作的方案胜出。
团队计划把废桥改造成住宅项目,让单位沿着桥梁向上发展;更棒的是,这村落将是会自给自足,不但自设地热发电厂提供电力,亦有可帮助回收雨水循环使用的水库,水库则利用沼气池的甲烷发热。这条桥上村落不但能活化被遗弃的废桥,更可示范未来绿色生活的可能性。
3. 变成行人单车桥?苏格兰的Anderston Footbridge
反正桥也建好了,车走不到,那人和单车可以吗?苏格兰Glasgow的一条断桥,于60年代兴建之时,本来打算从公共屋邨连接到商场Anderston Cross Commercial Centre第二期,但因商场的发展规模缩小,第二期计划全盘取消,所以桥的末段也没落成。
这条标志性的Bridge to Nowhere终于在2013年改造——旨在发展更多单车及行人路径的机构Sustrans,把这条桥连接到公路,改名为Anderston Footbridge,让行人及单车人士可更轻易地到达Glasgow市中心。去年,此项目更夺得“最佳社区影响”(Best Community Impact)的Sustrans全国奖项。
4. 变成笨猪跳热点?美国的Bridge to Nowhere
从桥联想到笨猪跳,其实也算合理。在美国南加州San Gabriel Mountains的断桥就是一个笨猪跳热点。这条Bridge to Nowhere源自1938年,与其连接的公路在一场大水灾中被冲破,结果只剩下它孤零零屹立于山间。虽然要到达断桥,现在只能骑马或走10英哩的山路,但仍十分受欢迎,每天皆有不少游客在桥上甩绳跳下。
或者在香港高速公路倒树䓤跳下来会吓死司机,但对于断桥,我们只能束手无策吗?断桥多位于市区,本来座落商住混杂区域的便利位置,桥底是马路和街道。断桥只要稍加施工,即能改变用途,有潜力发展成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