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恋人】 近七成患者渴求恋爱 家长的挣扎:始终他很单纯
今年有调查发现,自闭症人士中有近七成人渴望恋爱,但碍于不善表达情感而却步,或者其家长会因担心生育下一代而拒绝子女与异性交往。有育自闭儿的母亲则大力支持儿子恋爱,“难道他一辈子自己一个,要孤独终老吗?”
高功能自闭症患者具备与一般人无异的智力,惟自闭症倾向令他们在社交上遇到重重障碍。有社工指“曾经有个案不懂得控制自己,一路尾随心仪女生回家,把对方吓得要死。”有机构近年在会内举办恋爱补习班,望改善这群人的社交能力,协助他们了解与大众、甚至两性相处之道。
摄影:邓倩萤
今年20岁的何语(化名)小五时被确诊自闭症,可是他的智商达正常人水平,母亲何太(化名)不忧心儿子能否独自过活,反而最担心他与人共处。她不想儿子被排斥,若要在社会生存,儿子怎样才能融入人群当中?
当招待员不足一个月辞职
小五时,班主任建议转介何语让教育心理学家评估,后来又转往精神科诊断,获得的评估结果指何语患有高功能自闭症。“我早知道他有点异样。”得知消息后,何太没有时间悲天悯人,她只以行动应对诊断结果:医生介绍她去介绍自闭症的讲座、课程及自闭症家长支援小组,她统统都去,就似随时准备好打一场硬仗。现在话起当年,她仿佛说着别人的事,不时展开灿烂笑颜,“我知道他是比较弱,会被人欺负,但我们亦要支持他。”
何语读中学时,试过两次被人用剪刀刺穿风衣及毛衣,放学回家后母亲惊见衣物破烂,不断追问他是谁做的,他只懂说“唔知”。何语紧张时会不断掐手指,弄得自己两手脱皮,要与人对话他就紧张不已,又经常胃痛。那年他刚考完文凭试,随做地产代理的姊姊做暑期工,到楼盘招待参观示范单位的客人,可做了不足一个月便辞职,何太估计:“可能要待人,他的胃不太舒服吧。”
自闭儿母:有人陪伴终可安心
还未正式出来工作,儿子先来一个“喜讯”。一向沉默的何语有天突然向母亲剖白:“妈,我有了解中的女生。”何太听毕只问了儿子一句:“在哪儿认识的?”何语告诉她女生来自协康会内,同为自闭症,她就随得儿子自由发展,“开始时很担心他认识了一些坏女孩欺骗感情,始终他很单纯。”
“我说,没有想这么长远,你日后不在时,他们也要生活、自己照顾自己,找个伴侣。难道他一辈子都一个人、要孤独终老吗?”
几个月后,儿子再传来恋爱的消息,母亲欣喜若狂,她说有个人陪在儿子身旁,终于可以安心,“如果他有不开心的事,都有女朋友分担。”她认为人始终要找个伴侣,咧嘴大笑说:“我赞成他们拍拖,我鼓励自由恋爱嘛!”
但不是所有自闭儿母亲对子女恋爱持开放态度。在自闭症儿的家长小组内,何语母亲接触过其他患有自闭症儿的家长,儿子谈恋爱的消息传开后,有家长向她抛来大串问题,问她不担心儿子失恋?不担心他日后结婚生下来的小朋友像他一样有自闭?她只轻轻说了一句:“我说,没有想这么长远,你日后不在时,他们也要生活、自己照顾自己,找个伴侣。难道他一辈子都一个人、要孤独终老吗?”她语气坚定:“不能让他孤独终老的!如果他们两人适合就一起吧。”
高功能自闭症缺乏社交技巧难恋爱
协康会自闭症人士支援中心主任蔡佩玲从事复康范畴工作超过十五年,服务对象由幼儿、青年及家长,主力负责辅导及家庭支援。她又接触过不少患有自闭症的青少年,发现他们除了缺乏社交技巧,与正常人其实无异,但往往社会因他们行为“怪异”而孤立了这群人,她说,其实自闭症人士也需要社交,也需要爱与被爱。她说:“我们认为他们本身有独立能力,生理上亦无特别问题,亦无暴力倾向,除了生育上父母会担心外,为何不能恋爱呢?”
机构今年三月曾对自闭症青年恋爱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近七成受访自闭症青年渴望谈恋爱。不过当中亦有七成人从未有恋爱经验,当中原因包括“不善于表达自己想法”及“自觉难与异性相处及沟通”等。有35%家长更反对自闭症子女谈恋爱。“他们对恋爱都有渴求,有青少年会跟我说想认识异性。”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发展障碍。根据美国精神科学会的定义,自闭症有三大特征,包括:社交能力发展障碍、沟通能力障碍、重复刻板及有限行为、兴趣和活动模式。另外,据2013年美国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自闭症谱系障碍”中包括自闭症,亚氏保加症、待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和儿童期崩解症等。当中高功能自闭症人士的语言能力和智能方面与常人无异,但自闭症特征仍妨碍其社交生活。
根据政府统计处资料,香港在2014年有10,200人确诊为自闭症人士。而教育局数据则显示,于普通学校就读的自闭症学生人数由2009至10年度的2,050人上升至2013/14年度的4,970人,预计自闭症学生人数在未来同比会有20%增幅,2016/17年度确诊自闭症学生达8600人,预料未来将突破1万人。
多年缺乏高功能自闭症人士支援
社会福利署一直有为15岁或以上的弱智人士(智商为70以下)提供多方支援,例如职业康复服务、住宿服务和社区支援服务,以助他们发展身心健康及融入社会,至于向智商70以上的自闭症人士提供的服务却少之又少。高功能自闭症人士在智力测试中智商分数达在70以上,其语言能力亦与常人相约,惟碍于他们先天性的自闭症特征、后天的环境及心理因素等,仍会间中出现固执行为及影响社交。蔡佩玲指,社会一直认为他们能够正常生活,但这往往都忽略了这群人的社交需要,“他们表面看似没有事发生,但其实最难过的是无法与人相处。”
家长争取了好多年,希望政府可以拨资源予这群高功能自闭症人士,这群人部分有精神健康问题,但社会上又没有太多支援改善他们的社交,对家庭来说是一种压力。
可以生存=有生活质素?
蔡指,过去家长不断反映,希望政府可以增设资源予这群高功能自闭症患者,直至2016年,政府终设立“加强支援自闭症人士及其家长/照顾者先导计划”,资助不同社福机构增强对高功能自闭症患者的支援,计划至去年10月才获恒常化。协康会内由社工、临床心理学家、职业治疗师及言语治疗师组成支援团队,为这群自闭症人士改善社交技巧,务求能让他们适应与大众相处。
“这群人在社会上为数不少,但是没有服务支援下,他们不知道去了哪里。”蔡指,可能有自闭症人士因此匿藏在家成为隐青,对家庭来说又是一种压力。她又补充,社会上这类被忽略的人其实为数不少,“他们能够正常生存,是否代表生活质素可以提升?”蔡佩玲曾经试过接到有个案跟他们反映,说自己不懂看人眼色,因此在社会上生活好辛苦,经常要戴上面具做人。
开班教拍拖、社交技巧
会内近年举办社交小组传授“恋爱秘诀”,例如“告别A0补习社”、“爱的季节”及“恋爱无难度”等等,透过小组及言语治疗师向高功能自闭症人士教授沟通及社交技巧,例如学会观言察色,还有与人相处该拿捏的距离。自闭症人士碍于难表达自己,又缺乏沟通技巧,容易与别人起冲突及争执,蔡佩玲说:“沟通技巧是可以学习的,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上本来就难以与人接触,或者被人拒绝及排斥。”曾经试过有会员对会内的异性有好感,于是跑去跟踪别人一整天,把对方吓得要死。教人谈恋爱,其实是教社交技巧。
打好沟通基础,学习如何跟别人相处,在两性关系中同样适用。“到底甚么叫做喜欢一个人,甚么叫恋爱?是否去过一次约会就叫恋爱?约会时的礼仪又如何?”课程会教他们如何分辨异性行为,也同时灌输性教育知识。蔡佩玲指,青少年这个阶段对性十分好奇,组内会跟他们说与异性接触时有甚么部位不能注视、触碰,讲解身体接触的界线。“其实他们也是人,他们也应有恋爱的权利,这是正常不过的事。”蔡佩玲说。
近年,有会内会员成功“出pool”,他们的故事,详看: 【自闭恋人】 恋爱补习班邂逅 自闭情侣:爱情让我们不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