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行》记录非洲见闻 葛珮帆出新书倡保育大象
动物组织“野生救援”(Wild Aid)早前做了一次有关非洲濒危动物的巡回相展,展览作品的其中一位摄影师,是月前在立法会提出加强打击走私濒危动物罪行的议案的葛珮帆议员,她更把非洲之旅集结成书,分享所见所感。
葛珮帆今日(7月8日)为新书举行发布会,她说旅程中曾与桑布鲁族长老在树下谈及大象,族长向她表示,大象对于该族群而言是家庭的一分子,而族人都与各非洲物种互相依赖为生。“大象的象鼻对水源非常敏感,在旱季时,非洲所有动物,包括人类,都靠大象所挖出的地下水源而生存。”
“如果不再保护大象,十年内或会绝种,日后只可在纪录片和书本上认识这曾经出现的生物。”
她亦表示,长老曾问:“你们为什么需要象牙?”葛议员指,象牙只是一种东方人认为罕有而贵重的工艺品,并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象牙的作用就是在家中装饰,没有象牙不会死亡,象牙只是用以炫富。”
可惜,人类为了私欲,往往牺牲野生动物的生存权利,因象牙生长在大象的面颊内,就在头骨眼下的部位生长,而要取得最粗和最值钱的象牙,就必需斩开大象的面颊。在非洲,捕获一对象牙可获利3000美元,相等于普遍非洲人3年的收入,但经过转运及加工雕刻后,一对象牙的价值会暴升至150万美元,丰厚的利润,成为不停猎杀的主因。
非洲象:十年内或绝种
现时每年最少三万头非洲大象被杀,情况令人担心,葛珮帆说﹕“如果不再保护大象,十年内或会绝种,日后只可在纪录片和书本上认识这曾经出现的生物。”
葛珮帆亦随护林员找到一只刚被杀的母象尸体,她形容,那只母象的鼻跟牠的身体分开,而牠的面颊早已被斩下,但血仍在流,尸臭强烈,护林员在现场拾获49枚子弹壳,她说:“整个情景很残酷,令我十分震惊。”母象被杀,遗下一只尚未长出象牙的幼象,而幼象不舍离开已逝去的母亲,好几天仍围着尸体行走和依偎,护林人员其后将牠麻醉,并送往大象孤儿院,由那里的专人照料。
中国人只着眼金钱
葛珮帆表示,非洲人对中国人的观感很差,认为他们只着眼金钱,当地人更向她说﹕“从来未试过有中国人会真正关心野生动物”。而香港在国际间更“享誉”洗黑象牙之名,是象牙的黑市走私中心,而本港的牌照制度出现极大漏洞,象牙商可肆然鱼目混珠,将新牙充当已获牌照的合法旧牙。
何时全面落实象牙禁令?
虽然政府已为实施象牙贸易禁令定下时间表,但由于立法需时,要花上5年才能全面实行。WWF上月曾就此发表研究报告,指有关禁令其实最快可在2年内实行,与政府所建议的5年时间有很大差距。葛珮帆指,盼政府可以缩短立法时间,但理解政府想以较简单的方式处理,而她亦将会与律师再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