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保育L】父母守护雀鸟森林20年 成都北漂女裸辞返乡下种树
90后的廖凡,和父母生活在30亩的森林里,林中栖息了上万只鹭鸟。2015年开始,爸爸廖全福用了2年时间,亲手在林中属于自家的一块地上,盖起400平方米的房子,一栋是木结构,一栋是青砖房。一家人以前住在市区,之所以搬进森林,其实是为了保护这里的鸟儿,防止它们被偷猎。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在成都附近,20年前,这就是一块光秃秃的农田,廖全福租下来种树,想做苗木生意。
五、六年后,树林生长茂盛起来,飞来了一群白鹭,在这里停留、繁衍,他不忍心破坏鸟儿们的栖息地,就没再卖过一棵树。
在廖凡记忆中,“保护鸟”一直是件很不好的事,爸爸付出了很多,园子也没有任何金钱收益,他还总是穿着20块的白布衫,满身泥地种树、清理垃圾、观察鹭鸟……搬来这里后,她开始理解爸爸:对大自然的喜爱,可能就是人的一种本性。她决定留下来,和父母一起照顾这片鹭鸟的栖息地。
自述:廖凡 编辑:倪蒹葭(一条)
鹭鸟庄园 Heaven for Egrets
“明天我要去买泥鳅了!”吃早饭的时候爸爸说。到了耕种季节,周围的农民会打农药,含农药的食物对鹭鸟杀伤力很大。爸爸一看到鸟的尸体,就知道该买鱼、买泥鳅给它们吃了。树林里主要是白鹭、牛背鹭、夜鹭、池鹭。它们每年春天飞来繁衍,秋天离开,有些老弱病残会继续留下来过冬。
2014年,四川农业大学的师生来调查,鹭类鸟巢有1580个。到今年,鹭鸟可能已有上万只。爸爸经常说鹭鸟比人要聪明,它们知道哪里可以安居。这里原先是一片农田,一棵树都没有,爸爸种树五、六年后,引来一群鹭鸟停留。爸爸舍不得破坏它们的栖息地,就没有再卖过一棵树苗,也不修枝,任其生长。
爸爸是广汉双福村人,我们家原先住在附近的广汉市区。有人知道林子里鹭鸟多,晚上会来偷猎,爸爸放不下心,经常三更半夜开半个小时车过来查看。妈妈早上醒过来,就发现他人不见了。
2017年2月,我们在树林里的房子建好之后,索性就搬进来了,主要是方便保护鸟。房子建在林中自己家的土地上,有400平方米,爸爸花了2年时间,亲手一砖一瓦盖起来。两栋房子都是按古建筑的制式修建,也没有设计图,都是在他的脑子里。
为保育出心又出力!点图看更多“鹭鸟庄园”照片▼
一栋是青砖房。当时爸爸在彭州,见到民国革命家李一氓的故居正在被拆迁,一百多年历史的青砖、雕花木窗被弃置一边,他觉得很可惜,就收下来运回树林。用它们盖了青砖房,主要用来做厨房,和连通到木头阁楼的走廊。另一栋是木结构,用来居住。为了防潮,木建筑擡高了3个台阶。
房子主体的材料是另外拆迁中收来的明代木板。门窗是清代的,也是来自李一氓故居,雕工很精细。
爸爸原本只设计了一层平房,木匠师傅说做了一辈子的古建筑,没有见过整栋房子用明代的老柏木搭的,无论如何不肯锯掉多余的木头。所以多出来二层矮的阁楼,我就住在上面。
园子没有刻意的设计,主要用的是废弃、别人不要的材料。庄园的城墙,是广汉雒城的古城墙垮掉之后做修复,剩下不要的残缺青砖,爸爸运回来修建而成。而廊桥的承重梁是旧货车底盘的大梁,桥板就是车厢的底板。
庄园有上千株盆景,我们不觉得它们是景观,都是古老的生命,最老的有1500岁,年轻的也有100岁了。这些盆栽很多是别人挑剩下,觉得不能存活或者景观性很差的,爸爸捡回来救活,他发现河里的淤泥对于盆栽有起死回生的作用。树林里的生活很简单,妈妈在没栽树的地方种了两个小菜园,她很爱做菜,蔬菜我们基本能自给自足。
30亩的园子没有雇佣其他人,早上起来,我和妈妈扫地就要2、3个小时,就会觉得特别的安静。我也发现,对大自然的喜爱,可能就是人的一种本性。园子里有一条河穿过,爸爸基本每隔一周会捡一次垃圾,穿着白色20块钱的“战袍”,一双布鞋,下河就去捡。
我今年25岁,这片树林爸爸种了20年,从小在我的印象里,“保护鸟”就不是一件好事。爸爸为保护鸟付出了很多,树林也没有带来任何钱方面的收益,全靠他另外做点生意养活。
我原本在北京工作,北漂的时候,跟父母的关系其实非常不好。后来决定回来,也慢慢理解爸爸了。爸爸就是非常热爱树,热爱鸟,热爱环境,热爱这片土地。
他在十七、八岁的时候,看到学校外面有很多树林,非常喜欢,那时他就跟朋友说:我长大之后,也要拥有一片树林。他的这种热爱,保留他最原始的初心,是很纯净的。他一直坚持在做这一件事情,现在也算梦想实现了。
部分图片嘉宾提供
鹭鸟摄影:郭大贵
【本文获“一条”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
【周五心意运动.让#心意成为眼和耳】您捐一份$50晚餐钱,已可助推行导盲犬服务,即到“01心意”平台捐款支持【香港导盲犬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