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厦缺哺乳室 健康院午饭喂奶被拒 在职妈当“泵奶游击队”
特首林郑月娥于《施政报告》要求发展商日后须提供育婴间和哺集乳室。不过,远水救不了近火,关注组织及母乳妈妈指,本港工商厦几乎零哺乳室,母婴健康院非全日“友善”,相比台湾立法要求指定场所须设哺乳室,本港政策仍然滞后。
在职妈妈产后复工,每每只得成为“泵奶游击队”,到底要在香港哺乳有多难?母乳妈妈Amy育有两名分别6岁及3岁半小孩,就曾远走海旁集乳。Amy现职言语治疗师,经常四出工作。在香港缺乏哺集乳室下,她可谓尝尽苦头。
工厦无哺乳室 妈妈被逼海旁集乳
为泵奶避走海旁,母乳妈妈Amy回想昔日工业区集乳,眼内尽是辛酸 。Amy平日到处去为客户作言语治疗,“好彩就借到间房或者去更衣室”,但更多时间会躲暗角、路边甚至海滨集乳。
她表示,曾到观塘工业区工作,却发现沿途工商大厦均无哺乳空间,又远离区内大型商场,即使跑到观塘海滨长廊仍找不到哺乳室,结果,她被迫站在观塘海旁集乳。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回复查询时则解释,观塘海滨长廊向九龙湾方向的行政楼内有一间育婴室。
不过,看到旁人歧视目光一点也不好受。Amy说得无奈,“其他妈妈教如果你要去𠵱啲地方,就拎件大风褛。你唔好咁大动作,扮吓睇电话,咁就唔会俾人发现咯”。在职妈妈产后除了忙于兼顾工作与家庭,还得承受社会歧视哺集乳的压力。
午膳时欲去母婴健康院哺乳室 惟职员说不
即使母婴健康院称欢迎母乳妈妈借用,但现实亦非“全天候”可入来。Amy指,母婴健康院虽指欢迎公众人士午膳时段使用母婴健康院哺乳室,“但去到职员话close,唔畀我入去”。
《01社区专题》曾向卫生署查询,署方则指欢迎有需要人士于母婴健康院开放时间内(包括午膳时段)使用母乳喂哺室。母乳妈妈Amy质疑,政策与前线员工的执行存在落差。
关注组织倡旧式商场商厦加建哺集乳室
纵观政策,目前卫生署虽开放辖下的公众场地以支持母乳喂哺,包括辖下31所母婴健康院,每所均设有母乳喂哺室,供到诊的授乳母亲和公众人士使用。特首林郑月娥日前在《2018年施政报告》,当中加入母乳喂哺友善政策。政府称会在日后的卖地条款中加入规定,要求发展商必须提供育婴间和哺集乳室,而政府亦会在其新落成处所内提供上述设施,以鼓励和支援母乳喂哺。
香港母乳育婴协会对外事务委员Norris指,欢迎建议,但形容政府后知后觉,批评香港母乳喂哺友善政策落后。她指,香港哺乳空间严重不足,并非每个商场亦有哺乳室或育婴室,情况较好商场会间出一间房予妈妈,更多时候只能躲在伤残厕所哺乳,“但残厕系唔应该用嚟哺乳”。
反观台湾,当地已设立《公共场所母乳哺育条例》,订明一定面积以上的公共场所须设有哺集乳室,而职场亦须提供与哺乳相关的设施,保障母乳妈妈的工作及哺乳权利。Norris说,“好多在职妈妈公司都冇得喺公司泵奶”,而该会倡议政府应加快步伐,在旧式商场、工商厦加建相关设施,最终希望妈妈能随时随时按需要哺乳而不受歧视。
至于政府会否参考台湾,按人流比例增设育婴间和哺集乳室?食物及卫生局回复时指,卫生署现正与有关决策局和部门订立详细的规定,包括订定在待售政府土地的新商业发展项目须设置的育婴间设施及/或哺集乳室的面积和数目,以及执行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