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vs渔民】 2000只濒危黑脸琵鹭 香港鱼塘有102只
撰文: 吴韵菁
出版:更新:
香港养鱼户的传统管理鱼塘模式,是吸引候鸟的重要因素,其中效最明显的是定期的干塘及铲塘工序,及养鱼户降低水位收集鱼获时,浅水鱼塘可以吸引高达数百只水鸟,较一般没有降低水位的鱼塘平均多15倍以上,同时亦提高米埔及后海湾湿地一带的生态价值。
香港观鸟会在过去三年多的调查及研究,新界西北后海湾区的鱼塘共记录187种鸟类,占香港538种鸟种的35%,其中1种属极危鸟种,4种属濒危鸟种,4种属易危鸟种,5种属近危鸟种。主要是喜欢涉水觅食的雀鸟,如勺嘴鹬、黑脸琵鹭、小青脚鹬和大滨鹬,均是全球极危及濒危鸟种。而广为香港市民熟悉的全球濒危品种黑脸琵鹭,更曾在单个鱼塘录得102只的纪录。2015年全球黑脸琵鹭普查中,后海湾更录得总数为411只。
除雀鸟外,鱼塘及周边生境也是多种两栖爬行类、哺乳类、蜻蜓及萤火虫等物种的栖息及繁殖地。其中“香港曲翅萤”更是后海湾独有的萤火虫,另外还有全球易危的“缅甸蟒”和“眼镜王蛇”,反映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