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挞体现香港创新精神 冰厅折出144层酥皮 游客明星捧场
融会外来文化的地道食物,对香港人来说不会陌生,瑞士鸡翼、港式三文治、丝袜奶茶和菠萝油等,都是融合外来文化发展出来。不得不提的有蛋挞,不仅因为它明显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而且它在港受欢迎程度,完美示范“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特色。甜度适中的蛋浆,配上过百层香脆松化的酥皮,或是外脆内软、口感极佳的曲奇皮,不论三岁到八十岁都对它为之情有独钟。
在旺角开业40多年的金华冰厅,以菠萝油、蛋挞驰名,不少游客更慕名而来,一尝地道的港式美味。老板娘陈太向记者表示,蛋挞的历史久远,早在冰室开业前已经在香港盛行,起源难以稽考,但她却道出这种美食的文化融会特色:“酥饼是中式的,用折叠方式做。比较之下,曲奇皮就简单得多,一混合就可以。”
启发自上世纪英式Custard Tart
的确,蛋挞的起源很早,亦经过多番从形状到大小的改良和变化,要追本溯源变得很困难,但较为合理的说法是,上世纪20年代广东人受到英式的“Custard Tart”启发而炮制出来的创意食品,经港人改良后,成为独特的“港式蛋挞”。
蛋挞能够在香港发扬光大,成为其中一个充分代表香港的美食,很大程度是因为香港人能兼容并蓄中西不同文化,并发展出具有香港特色的产物。一个细小的蛋挞,能够展现香港文化大熔炉的特色,真可谓“以小见大”。
港式口味 老少咸宜驰名海外
由原来较甜的英式“Custard Tart”,发展出适合香港人口味的蛋浆,并由原本欠缺香脆口感的牛油皮,发展出两种口感各异的曲奇皮和酥皮,都充分体现一种文化交融的过程。随着时代变迁,加上香港人的创新、改良精神,令这份香港口味变得更多元化,创作出多种非一般的口味,做到百花齐放。蛋挞能够多年历久不衰,个中原因不难明白。
上一代香港人对蛋挞的情怀夹杂着一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因素,面对战后人口暴增、民生困苦的环境,传统蛋挞只是由低筋面粉、牛油、砂糖、淡奶制成挞皮,加上由鸡蛋、淡奶、砂糖、清水制成的蛋浆,全部都是低下阶层可以负担的,加上材料随处可买,又能大批量制造。对当时大部分贫穷的香港人而言,蛋挞算是当中价廉物美的一种食品。
售卖蛋挞的地方由草根的茶餐厅到高级的西餐厅都有,价钱任君选择。对劳苦的打工阶层而言,一件新鲜出炉蛋挞,就是辛劳过后稍作偷闲的可口美点,也迎合港人“抵食夹大件”心态。
当然,它亦吸引了小朋友以至海外游客,香港旅发局曾于 2009 年举行“最具香港饮食文化的地道食品”选举,参加的13 多万名小学生选出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地道食品,当中包括蛋挞在内,可见欣赏蛋挞的年龄层面广。
难怪它能成为末代港督彭定康的至爱,在任时也特意光顾购买,并即席品尝,更曾于 2008年返港进行签书会时笑称,出书是他为到香港吃蛋挞的理由,可见蛋挞的吸引力真的非同凡响。
用心制作 做皮“折衫”144层
香港人热爱蛋挞的程度,可以从金华冰厅看出端倪。由早到晚整整12个小时,冰室会视乎需要,推出一盘又一盘新鲜出炉蛋挞,陈太说:“卖太多,我们自己也没有计算过。”
有28年制作蛋挞经验的大厨盛师傅,带记者进入制作蛋挞的工场,一窥个中奥秘。原来做蛋挞要先做油皮再做水皮,雪藏两天待它变硬,混合后折叠,第一次左右折向中间,称为“折衫”,搓匀后第二次及第三次折四层,最后再折三层,一共144层。 其亲手制作的蛋挞有不少名人捧场,刘德华、谭咏麟、苏玉华等也曾一尝滋味,他自豪地说:“我们的有144层,口感特别松化。蛋用美国的,奶用黑白奶,淡忌廉入口的,外面的店舖很少会这样。”
陈太表示,光顾的客人约有四成是游客,不少东南亚旅客更特意前来亲尝地道的港式滋味,蛋挞当然是其中一种不可错过的美食代表。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