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里的余音

撰文: 何雪莹
出版:更新:

我们不了解黑夜的社区,即无法了解社区一半时间的意涵。
然而不了解黑,又如何了解光?当社区的颜色披上黑白纱,它的轮廓才更突出;没有光的照料,每一步走来如履薄冰,心里才盘算脚下每一吋泥土、混凝土的质地,斜路到底有多陡;当走在光明的人静止下来,隐身城市暗角的边缘者刚要踏上舞台;睡觉前城市一个样,睡醒以后又是一个样,城市的新陈代谢无声无息地持续著。
摄影:王嘉豪 
录音:何雪莹、潘敏逸

英国诗人Richard Brooke曾经写道:“城市像猫一样,深夜才显露本性。”

即使照明已非奢侈品,没有自然光渗透城市每个角落,依然披了一层面纱。神秘、危险是它的代名词。

为了呼吸腐坏的气味,拍下黑夜的光明,录低无声的声音,我们就这样溜进黑夜。

子夜12时,Man漫无目的在深水埗街头骑车。

深夜1时,尾班电车驶入西环屈地街电车厂。

清晨5时,西环泳棚正要迎来当天第一位泳客。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