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学者引入南亚运动卡巴迪:想透过运动互相了解
“有时会觉得部份香港人国际视野、知识都几不足——提起亚洲,好多时只聚焦在日本韩国台湾;欧美就只对英美稍为有多一点认识。好想让更多人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不同的人与文化,都值得我们了解。”中大人类学教授Wyman说。
大约四年前,Wyman引入南亚传统运动卡巴迪(Kabaddi)。四年间在地区、不同学校里推广,希望藉卡巴迪,能使香港人与南亚人加深认识,并且建立紧密的联系。现在,香港已组成女子代表队,在运动层面上,可说是一个里程碑;然而,竞技背后的文化交流,又达到什么阶段?
部份港人对南亚缺乏完整认知
Wyman引入卡巴迪,缘于帮助参与一个少数族裔融入社会的计划。2014年,他与尼泊尔人策划活动时,才知道世界上有一项运动叫做卡巴迪。“讲起都有点惭愧,我2003年开始研究南亚文化,对此却未曾听闻。”他不好意思地笑道。
至于为何有“想让香港人更了解南亚文化”的想法?Wyman回溯到自己读书的时光:“读博士时,我有研究香港的南亚人滥药情况,发现很多人会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社会问题,诉诸为种族、民族习性。”他听过不少人回应“南亚人就系咁架啦!”;甚至媒体,亦会以奇异、悲惨、贫穷,甚至"Trouble Maker"等标签南亚少数族裔。
“我觉得这些是不完整的认知,因此希望让更多香港人知道,南亚有很多值得我们欣赏与学习的事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亦有很多与南亚相关的人事物,例如我们食星洲炒米,当中就有用印度香料黄姜;又如殖民时期对香港贡献良多的律敦治、么地等等。因此想建立一个平台,将两个群体拉在一起。”Wyman说。
学生注重兢技 忽略运动的文化意涵
要实行跨文化的目标,却并不容易,Wyman观察:“参与卡巴迪体验活动的同学,在认知上会对南亚加深了认识;行为上,也会主动与我们请来的尼泊尔朋友交谈、互动;至于情感上,例如在活动完结后,会否主动维系与双方的交流、甚至认识更多南亚族群等,则各有不同。”
Wyman在活动期间,除了玩卡巴迪,亦会与同学参观在香港的尼泊尔社区、曲棍球总会,到尼泊尔餐厅吃饭等。然而,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却始终是运动本身,对活动背后的文化意涵,未必说得出个所以然。Wyman坦言当中有其难处,“要做到文化角度的转移,需要长时间的浸淫,方能培养出同学的意识;要他们自己发现,并表达出这一层面的东西,是更加长远的事。”
他亦笑称卡巴迪本身太好玩,会令很多同学聚焦在运动本身之上:“例如我叫他们在比赛时,口中要不断念出"Kabaddi",大家都会照办,但很少有人问我这个词语背后的意思。”
盼有人能说出“卡巴迪”
Wyman认为,运动是不同种族之间一个很好的交流途径。在香港往往被忽略:“大部份中学的体育堂,都纯粹是玩乐、做运动;体育老师很少讲述该运动的由来、背后的精神及文化意义。我会觉得很可惜,亦很想改变这想法以及做法。”
他以台湾为例解释:“近十年,台湾卡巴迪发展相当快,现在部份地区的高中、国中,都会教卡巴迪。但台湾的目标,似乎是参加国际比赛,争取成绩。我自己则想在运动与文化交流之间取得平衡,希望令更多人认识、享受,并加深对南亚的认知。”
Wyman深知推广卡巴迪,同时让香港人更加了解南亚传统、文化并非容易。他以一个微小的心愿,来结束这次的访谈:‘往后,如果有人第一次见到我,不再说“他是教玩南亚版麻鹰捉鸡仔的人”,而能够说出“卡巴迪”三个字,我已经觉得距离目标,又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