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还耕种】塱原不收割稻田 为喂濒危禾花雀

撰文: 黎明佩
出版:更新:

昔日,本地农民以耕种养活自己和家人,向土地索取粮食;今天,香港仍有人从事耕种,但大部分已不是传统农民。他们拿起锄和耙,延续土地的活力,背后还有什么原因?我们走访新界东北的农田找寻答案……

塱原保留了一大片湿田种植水稻,收成期还有一部分不会收割,原来是为了提供食物给濒危的禾花雀。(Kami Hui提供)

塱原位于双鱼河与石上河之间,结合了水田和旱田两种农地,亦是本港罕有维持湿地耕种的大片农田。塱原湿田具有高生态价值,自2005年起,长春社与香港观鸟会合办“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计划”,共同管理逾15 公顷的湿田及鱼塘,以租田的形式与塱原农夫合作,运用生态农业方式打理农田,并生产稻米和其他指定的农作物,例如莲花、茨菰、马蹄和西洋菜等。但很奇怪,在14块水稻田中,竟然有6块田不会收割,原来是为了留下谷物,作为鸟类的粮食。

有别于一般农夫考虑市场价值去拣选农作物,长春社考虑的是生态价值,选择一些没有太高经济回报的农作物,在水田里种植如茨菰、马蹄等,吸引长脚水鸟到这里吃虫;又会在水田里养水滋,吸引两栖类在水里产卵,同时作为水鸟的粮食;而种植稻米是计划的主要项目,就是为了吸引禾花雀到塱原觅食。

禾花雀以往常被农民捕猎,2013年被列为濒危物种,与黑脸琵鹭同级。(Pan Lau提供)
其实只有少于一成的稻米会被禾花雀吃掉,但我们还是会做下去,否则,这些禾花雀只会更快绝种。
长春社助理保育经理许淑君(Kami)
常在田间出现的斑文鸟,主要以谷粒等农作物作为食粮。(Kami Hui提供)
耕田算是揾到食,即是‘饱你唔死,饿你唔亲’那种。
塱原传统农民师公

农田有价 生态以外的价值

曾经,元朗丝苗米享负盛名,更出口到国外销售,但原来农夫种米不太赚钱。林泉(人称师公)是其中一位与长春社合作的农民,他是传统农夫,对耕种水田和旱田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亦是保育计划的“技术顾问”。他解释,种米的负担很大,一年只有两造,若天气不好,收割前下雨会导致稻米发芽,整块田便告失收。他失笑道:“种米当然不值钱!种菜一年有几造,2、3个月就有收成。我现时没种菜,去年底向行家买一斤生菜要20元,外头还卖到30元。”

提到往昔的耕田生活,师公精神爽朗地笑说:“以前元朗这里一车一车地收菜,好威水的!”(黎明佩摄)

现时,长春社种植丝苗、珍珠米及粘米3种稻米。既然种菜更赚钱,那么,师公的农田现时用来种稻米,更有部分不收割用来喂雀,会不会有点可惜?“我(年纪大)做不到有什么办法,即使收(成)了菜,也没本事拿出去卖。”

以前在塱原务农的日子,师公每天凌晨3时起床,下田割菜至5时。扎好的农作物推到马路口,收菜货车会运到上水菜站。接下来是田里的农务工作,直至下午又再割菜,运到西环果栏,每天收成约有1000斤菜。提到往昔的耕田生活,师公精神爽朗地笑说:“以前元朗这里一车一车地收菜,好威水的!”

塱原还有不少可持续耕作的常规菜农田。(马熙烈摄)
中国的农耕技术流传至今,还有人承传下来,是很重要的。
长春社职员简伟康

首办种米班 教授种稻“常识”

别以为种米就是插秧和施肥,其余时间听天由命。长春社职员简伟康住在农田旁边,过着“全职农民”的生活。他参与长春社的塱原耕种保育计划已有5年,与农夫一起打理当中的15公顷农地。他说种田靠经验,要时刻观察稻米的生长情况,要懂得分辨它们是否“开心成长”,听起来抽象,但其实都是种田的常识。

种米技术可以细分至翻田、插秧、肥力管理、水位观察等等。插秧1个月后,一株苗大概可生长70至80厘米,颜色应该是翠绿色。如果农夫发现苗的生长情况有异,就会立刻应变,例如施肥。

年轻人边插秧边学种田常识。(马熙烈摄)

虽然14块田中只有8块会收割,但最丰收的年份也有2000公斤米产出,去年的成绩较逊色,只有700多公斤。种米为了生态保育,但问到他在塱原种米的目标,他强调:“我自己的目标是年年都要丰收!”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