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菜造园 凝聚社区 我们值得拥有食物公园
可有注意到,住处附近的公园绿意不少,但这种绿色常态,并没有完全发挥它应有的社区活力。作为“公共空间”,公园其实可以容纳更多想像,如开辟一角,让公众参与种植瓜菜,既美观又可一同分享收成,不就能发挥公园的社区凝聚力吗?
摄影︰李泽彤、龚慧、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有想过在公园种瓜菜吗?
康文署自2004年起举办“社区园圃计划”,参加者可以400元租用一块面积2.25平方米的“格仔田”,为期4个月。全港18区共划出了23个社区园圃,合共有1,088块田。计划实行了12年,参加人数远超供应近12倍,每季接获的申请约有13,000份,市民幸运“抽中”一块田,感觉犹如中奖。
既然市民喜欢种植,何不善用公共空间,让居民在附近的公园种植瓜菜,打造成“食物公园”?
“食物公园”:走上天台再回到社区
“食物公园”所指的是在公园里种植农作物,同时配合园景设计,衬托花、树的品种,达至美观和绿化的效果。而农作物与一般花卉最大的分别,是有收成的过程,这可吸引居民一同参与,促成公共生活,提升公园的公共性。早在2013年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中,钟宏亮教授已设计了“价值农场”参展,展示一个具美学价值的农场景观,项目更获得“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组委会大奖”和多个世界赛奖项,包括“两岸四地建筑社会创新金奖”。“价值农场”回应了当时香港旧区重建的议题,模仿中环嘉咸街唐楼天台,在整体景观布局上高低错落,展现院落和农田的园景,以人工塑造的层次感,衬托出农场的丰饶,作为“农场园景”的完美示范。
对于我们提出食物公园这概念,钟教授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甚至更进一步区分出“一般公园”和“食物公园”的差异,点出这构思背后的意义。“在现时的概念里,公园是公共的空间,大家不会去破坏它,但同时也不会特别在意这个地方。例如当人看见花圃损坏了,也可以视而不见,因为大家知道有人会去打理、看管这些公共地方;但如果可以种植蔬果,居民又可以拿走收成,那就是一种参与,公园的公共性就大大提升。”
当人看见花圃损坏了,也可以视而不见,因为大家知道有人会去打理、看管这些公共地方
香港该如何解读“食物公园”?
食物公园在香港仍是一个不普及的题目,但相近概念亦曾在社区萌芽。去年,“土地正义联盟”(土盟)在网站发起“全民揾地/公园种美食”的专页,认为香港很多休憩用地未被善用,而且有条件种植食物。成员与参加者一共找出了33个符合条件的休憩用地,整理后的资料在新农业政策咨询期间呈交政府。这个活动,首次提出了香港实行“食物公园”的概念。
咨询期于去年3月完结,但建议并没得到回应。政府在2016年新一份《施政报告》中,公布香港新农业政策发展的路向,着眼于高科技农业和农业园发展,对于香港已经落后许多的绿色社区概念,似乎还是一片空白。
参考台湾 发掘社区特色 莫过度管理
在台湾,台北市长柯文哲大力主张永续及绿色生活,打造田园城市,其中,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就以农作物种出客家特色园林景观,与食物公园的构想相近。土盟成员刘海龙惊叹当中的共享文化,更好奇他们的管理模式。他曾询问相关的台湾朋友:“怎样防止市民偷农作物?市民会破坏吗?”对方却理所当然地反问:“偷又怎样?”
刘海龙说:“提到食物公园的概念,大家都立刻想到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食物被偷怎办?食物中毒怎办?但正正是这些忧虑导致过度管理。”关于食物公园的管理方式,香港早已有不少参照,例如我们有不少天台农场,而各个社区亦发展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社区园圃,聚合出各式各样的社区耕种模式。
刘海龙认为,香港可以“光谱形式”推行食物公园,允许各种模式并行,让不同社区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公园风光。例如在公园用地拨出一部分范围种植食物,不排除与时花一起种植;允许盆栽种植增加弹性;或者采用社区共耕模式,由居民自行管理分划出来的位置。
食物公园的价值远不止于聚集一批喜欢种瓜菜的街坊,刘海龙指:“并非所有居民都喜欢种植,有人是煮食高手,有人喜欢创作,有人经验丰富可以开班授课,有人熟悉文书工作,食物公园这个中心点可以聚合更多力量,扩展出更多可能性,延展出具生产力的社区生活。”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