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粒污染】识辨微胶污染产品 摆脱“胶”质生活

撰文: 吴志茵
出版:更新:

“我不想下一代面对这个问题,我可以做些什么吗?”胶樽、眼药水樽、破汽球的残骸,形形式式的塑胶垃圾,已渗透了眼前这片美丽沙滩。“无塑海洋Plastic Free Seas”(PFS)创立人Tracey边走边把垃圾检起,透露她对塑胶海洋污染问题的忧虑。

“无塑海洋Plastic Free Sea ”创立人Tracey Read。(梁鹏威摄)

香港胶粒事件

2012年,强台风袭港,6个载有聚丙烯胶粒的货柜被吹落海,胶粒散落本港南面水域及多个沙滩,严重污染海洋。海洋满布胶粒的震撼画面,触发市民到沙滩清理胶粒,实行自己沙滩自己救。“很多人来到沙滩,想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也帮忙一起清理胶粒。”那次意外,瞬间把仿似离身的海洋污染问题,活生生地放在眼前,叫香港人无法回避。

“胶粒事件”敲响了警号,令港人意识到海洋塑胶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延伸至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影响。胶粒与磨砂产品中的微胶珠同属微塑胶,而微胶珠的直径一般少于1毫米,比胶粒更细小,肉眼根本无法看得见,落入海中更是难以清除;然而,微胶珠却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使用的磨砂产品中。据PFS研究指,一支130克的磨砂洁面膏,已含超过100万粒微胶珠;单是每次洗面的份量,就有约17,000粒从洗面盘流走。每天与微胶珠如此亲密,但对于它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却欠缺危机意识,正因微胶珠看不见,其污染没有构成震撼画面,因此也难以引起大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