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房屋】谁令香港一楼难求?
撰文: 黄巧儿
出版:更新:
公屋难争、居屋难求、私楼天价,香港连续五年荣登全球楼价最难负担的城市。根据民间团体研究,现时有四千公顷的闲置和短租土地。香港的问题不是没有土地,而是土地如何分配。除了地产商、政府,市民如何参与呢?荷兰的占屋与社会房屋经验,四成家庭住在民间机构兴建的社会房屋,解决当地基层和中产的住屋需要。藉下而上的规划,重夺房屋的想像,居住不再是商品,也是生而有之的权利。
回顾半世纪房屋政策:何时走上不归路?
战后-难民大量涌入,加上1953年发生石硖尾寮屋区大火,殖民地政府才介入房屋政策,兴建大量公营房屋,以回应居住需求。
七十年代-为改善生活,及提高香港人归属感,麦理浩遂提出“十年建屋计划”及“居者有其屋计划”。
八十年代-为了减轻政府开支,及增加卖地收入,政府推出“长远房屋策略”,减少公屋单位供应比例,鼓励购买私楼。
九十年代-因中英联合声明限制土地供应,引起楼市炒卖,楼价不断飙升,市民难以置业。
1997年-金融风暴,令楼价在几年内大跌达六成,不少物业沦为“负资产”。
1998至2003年-经济衰退期,过万个新建私人楼宇单位遭冷落,政府实施政策解救地产商(限制土地供应、减少公屋兴建量、停建及停售居屋、放宽业主收楼重建)。
地产商得救了,然后呢?
根据房委会的资料,截至2015年9月底,最新的公屋申请人数达28.5万,平均轮候时间为3.6年。不少基层市民在等候期间被逼住进㓥房、板间房、棺材房等等,这些单位不单面积狭小,卫生环境欠佳,甚至有严重结构安全问题。
除了政府、地产商,香港的房屋到底有否其他的可能呢?请留意【第三种房屋】系列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