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舖短租二】网店都要实体舖?“过期”食物超市:长者不懂上网

撰文: 黄妍萍
出版:更新:

在吉舖处处的年代,不少资金有限的初创企业却望门兴叹。本来是网店的“绿惜超级市场”(Green Price)便是其一,现时暂栖于工厦的半个单位之中。或者你会疑惑,在网络发达的年代,用网店、APP不就可以经营生意?但绿惜超市却希望进驻一间完整的店舖,到底为何?
当吉舖变成了短期商店,这条街又会产生什么变化?

打开吉舖,变成快闪商店。(黄宝莹摄)

将“神期食品”带进基层

拉开铁闸,眼前是五颜六色的卡板箱,地板铺上草皮,缤纷得让人忘了墙上残留的印痕。这是个空置了大半年的舖位,最近由社区设计工作室“One Bite Social”发起的“壹屋计划”向业主免费借来,每天由不同的社企和非牟利组织进驻。这天是社企“绿惜超市”第3天在这里试业,几个年轻人忙着把各种“神期”(已过最佳食用日期但仍可食用)饼干、麦皮、果干搬出来,街坊经过时纷纷驻足,形成大南街平日难得一见的风景。

“有没有面?”一个婆婆问。这是绿惜超市在这里除了“过咗期食唔食得”以外,最常被问到的问题。绿惜超市财务及行政经理洪诗莹(Cherissa)早有准备,这天带多了些面食、罐头等主要食粮。她说这次进驻深水埗,正是机会让他们了解这区街坊的喜好,又可以试探市场的接受度。有姨姨第一次听见已过“最佳食用日期”的食物还可以吃,半信半疑,试食完花生后却直呼:“很香!”又有婆婆原来早有经验:“以前英女王时期都是这样吃啦。”

+1

婆婆:不知怎样找你

绿惜超市从前也会到处去摆市集,接触网店以外的客群,那时大众对“神期食品”可食用都很愕然,后来透过亲身解说和媒体报导,慢慢建立了人气。但人气建立了,缺乏实体的网店却无法配合。有次一个婆婆拿着报纸来到,说:“我今次从港岛特地过来九龙湾,但下次不知怎样找你们。”

而且,没有实体店也没有仓的他们货量不多,很多时这边拍完照放上网,那边货品一到市集就卖光。好不容易招来的网上客因而散去。Cherissa说。即使网上仍有货品可出售,要逐处送货也很累人。如果交给速递公司,运费却随时比货品贵。

他们开始想,不如找个实体舖,有地方放置货物之余又可以和客人接触。但舖租动辄过万,刚起步的他们没有太多资金去负担。进退维谷之际,“有个朋友在观塘工厦的仓有些位,问我们要不要一起租。”Cherissa说。

神期食品的种类也可以很多样。(黄宝莹摄)

工厦半个舖位置有限难陈列货品

但半个舖位,位置还是有限,可陈列出来的货不多。而且那是幢工厦出入的多是办公室文员,他们却希望能服务低收入人士,长远想在基层所在的地区开舖,“如果地舖人流多的话,也可以帮助公司发展。”即使人流不太多,也总可以接触到部份居民,试试水温。因此这次来到深水埗,他们都很高兴。

但这次他们只是进驻数天,和以往参加市集的日数差不多。现时坊间有不少闲置舖位以短租形式放租,价格较原来低4至5成,Cherissa希望将来有机会也可以短租1、2个月,“不用每天把货搬出来,收档又搬回去。”她笑着说。“而且不需要一下就很大成本,花几年的租金。”Cherissa说。

这次的快闪超市,加上其他组织在不同日子的活动,让不少人都专程来到大南街。负责壹屋计划的“One Bite Social”Chloe说:“第二个星期已多了人来,有个习惯,知道这里有活动,他们就自然会来。”而且有些工作坊需要先向举办的NGO报名,每次也带了十多个街坊到来,重新踏足这条街。这个不空的吉舖,就这样成了一点改变街区的火花。

吉舖除了可用作短期商店,还可以做临时社区中心?详看【吉舖短租三】

走进这间舖,就像走进了另一个世界。(黄宝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