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底可以点用? 西班牙设计师自建半天吊工作室
香港的天桥底是极不友善的空间,政府在那种花草、砌石春,防止露宿者居住,也不鼓励路人驻足休息。但其实天桥下的空间还可有甚么用途?有西班牙设计师在天桥底,建造了一个在桥底半天吊的工作室,那里能工作、睡觉,亦够隐蔽。这个工作室位于西班牙的瓦伦西亚(Valencia),确实的位置仍然是个秘密:“这是短暂的计划,它会一直存在直至有人来偷走物料或政府要拆除它。”设计师Fernando Abellanas说。
影片来源:Jose Manuel Pedrajas
这个临时工作室的书台、凳子和柜都是固定在桥墩的墙壁之上,层板上还有相架。工作室就如一个箱子,能在两个桥墩之间移动。影片中,设计师Fernando Abellanas沿著斜坡登上临时工作室,然后搅动手柄,工作室就沿著路轨移动到有家私的另一端。设计师能在书台上工作,亦有被铺能渡过长夜。
Abellanas说,他不是想造一间树林里的渡假屋,而是生活环境的避难场所,就如小时候躲在台底卧或柜内:“即使躲藏起来,我仍能听到和看到周遭发生的事,现在观察车辆和火车经过而无人察觉我的存在,令我觉得很平和。”
天桥底能遮风挡雨,其实可善用成多功能的公共空间。2015年,TEDx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了第一个在天桥底的讲座。事前由两位艺术家为桥底髹上色彩缤纷的图案,亦有附近居民帮忙重新打造天桥底的空间。当日配备灯光、讲台,放置椅子,本来人烟罕至的天桥底顿时变成了热闹的讲座场地,亦为这个被弃置的公共空间重新注入活力。在澳大利亚的里士满的天桥底有一个Burnley Bouldering Wall公园,那里有公众能免费使用、24小时开放的攀石墙,由Victorian Climbing Club负责保养,让公众人士随时体验攀石运动。
香港的桥底空间又是怎样?除了铺满花草、石春的桥底之外,正名是坚拿道天桥的鹅颈桥是打小人的热门地方,亦有往来湾仔、铜锣湾的行人和巴士站,形成热闹的风景。荃湾路桥底,每逢假日就有步操乐团练习的乐声。除现有例子之外,香港桥底的公共空间能否参考外国例子,发展更多元化的用途呢?
资料来源:
The Space, TEDx Innovations, Victorian Climbing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