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工了吗?老细放假逼你应Group chat 打工仔:去边都走唔甩
作为世界第一的香港打工仔(全世界工时最长),引颈以待的标准工时立法仍处于讨论阶段,但工作时间和私人时间的界线早已变得模糊,有人说“本来就没有真正收工”这回事。科技如此方便,老板传一个Whatsapp来,其实仲有冇得收工?编按:有打工仔坐拥40个公司群组,亦有公司用尽各种通讯软件:Facebook messenger、Whatapps、Slack、Kakao、Line、Wechat。全公司联络的用Slack和Kakao,功能上的分别无从稽考,同组讲是非或纯公事的则用Facebook messenger;project group则用whatapps;与内地客联系用wechat;《来自星星的你》大热时期line推出新贴纸,老细就转用line。各种软件不同notification的通知铃声,可以奏出四重奏。每天起来在床上得先查看各大软件群组的讯息,有时候真的会漏看。只是,即使公司只有一个通讯软件,一个群组,也可以炸人于无形。
每个人都要应机
阿平(化名)公司用的不是Whatsapp,而是Wechat(微信),没有已读、在线上的功能,但亦隐不了身。公司只有一个群组,阿平还是两个月就辞职,“走唔甩”他常常如此说。
阿平在一间时装品牌当摄影师,负责拍摄所有男女装和配饰,所有部门需要的相片,而全公司只有他一个摄影师。“Wechat只有一个公事群组,但Big boss都在内,即创办人,每一句话都要小心翼翼。”多小心也得开口,“一小时都超过30、40个讯息,每个人都要应机。不应,老细会觉得不尊重他。不可能说是闹,但会叫你‘畀啲反应、畀啲反应’,你是老细的话,说了些话,但冇人回应,你都觉得冇瘾啦。”
朋友曾跟阿平共事,那时他向朋友呻:“痴线㗎班人,凌晨啲同事好似著咗魔咁都仲大家互相鼓励:‘大家加油,要做得更好。’”老板要求员工wechat有反应,不只阿平的旧老细,他现任公司的女上司亦然。女上司年终评核员工时,召见一位编辑,劈头便说:“平时你可以参与多啲啊。”编辑聪明,一听便知说的就是whatapps群组的参与,编辑反驳:“我有㗎,我平时我有好多题目建议畀啲记者。”惟线下百分百投入,还不及线上一个emoji。当摄影师,专心影相之外,也要时刻与同事交流,大概讲求创意的行业都是这样,“放工,星期六日,他们都不停有嘢抛出来,不会停的,例如未来这季,有什么走向。我一放低个电话,他们已经有好多的交流,每一日都有动向,我影相,或是在电脑处理相片时,会放下电话,难24小时望着。”
对话纪录令你“走唔甩公事”
与Sunny不同(请看:【有WhatsApp冇收工?】打工仔有40个公事Group:屙尿都要覆讯息),阿平的公司平日早已有大量brainstorm的机会,“每日都有正式E-mail来来往往,好多文书工作要回复。好多会,哗,真系好密。每日都有些例会,每星期再有一些比较大型的会议,不停brainstorm、brainstorm、brainstorm,哗,有时真是两小时以上。你成日开会,边有时间做嘢?e-mail又要理,wechat收工揾到你,真系人都癫。夹攻。wechat是倾轻松点的公事,但都是公事啰。”
别以为逃避就可以,这个Big boss group如魔咒,“你开会见到佢哋(同事和上司),他会问昨天wechat那个提议怎样?你真系走唔甩,你唔可以扮冇听过,因为wechat有纪录。佢觉得就算你放假,得闲咪睇返啰,你睇都冇睇,就觉得唔尊重佢,你不在开会前做准备。”
不需会议纪录,wechat纪录已经提了老板谁没发声,什么时候下了命令,谁未执行,“就算放假,你都要睇一睇。一日唔望,唉,你第二日咪要睇,追post都好辛苦,因为真系好多。”
打工仔习惯冇收工?
“冇办法啦,现在科技太过方便,系有少少惊咗wechat,有点抗拒的。”朋友说明明wechat是阿平沟女必备工具。阿平大笑几声,就受不了这样的文化,返工两个月后便辞职,“已经得一个人影,但冇时间畀你做嘢。”不过,他后来是苦笑的,认同这种文化是双方造成的,打工仔也习惯了,“咩类型的工作都走唔甩group cha𠵱件事,睇下佢恐怖程度去到边姐。”
任何通讯软件的出现本来没有好坏,有人用它联系亲友,增进感情,亦有人用来与一大群同事沟通,加强工作效率。同样的,亦有人利用通讯软件之便,对员工进行另一种无形的剥削与压榨,人离开了公司,灵魂却离不开。“都系讲两句公事。”于是,放假游乐之际,我们都惯了说这句“等等,我覆一覆公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