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狂想】公屋改名变豪宅 网民突破盲肠:要豪最紧要有“・”

撰文: 黄泳桦
出版:更新:

小时候,一听住宅名大概就分到阶级高低,“邨”字尾是公屋;“苑、花园”字尾多是居屋;叫XX半岛、XX门、XX山多是豪宅。近日,香港一日两度出现公屋王,景林邨和凤德邨实呎高逾1.5万元,呎价高得与豪宅无异。不过,一个“邨”实在显不出住在万五蚊一呎公屋的霸气,高登讨论区发起“改名大赛-将公屋变成霸气私楼名”,公屋王凤德邨该升为“凤凰汇”,即使贫穷率高的观塘秀茂坪邨都可转身一变成“ 东九・半山一号”。

“画龙点晴”迎合年青上车户

有网民突破盲点,抛出一句“其实最重要系咪加个一点(·)?”众网民得到改名之道,纷纷发挥创意:观龙楼(西环)改为“观龙·玺”;东头邨(九龙城)改为“誉.东头”;华富邨(香港仔)改为“华.富”;健明邨(调景岭)改为“景岭.明峰”。正如网民所言:“所谓画龙点睛。”何以近来楼盘爱“画龙点睛”?有指目标是针对年青上车户,加入有互联网特色的符号,以迎合潮流。

现实楼盘名的确爱加一点,例如御.豪门、奥柏.御峰、形品.星寓,誉.港湾。

画龙点睛系列
网民示范 耀东邨→炫耀·东之最 励德邨→励德·山峰 天耀邨→御天·光翟 迎东邨→迎荟·东屿  翠林邨→翠映·绿林

 

(吴炜豪摄)

其实网民改名非乱来,有结合时事,亦为考虑地区特色,如被发现有铅水启晴邨,以铅水谐音“缘绪”命名,一扫负面新闻影响,变得高贵。位于沙田的美林邨改为“美河·畔”,寓意处于沙田地标城门河旁,而调景岭的健明邨,则改成“景岭.明峰”,以地区名为先。李郑屋村 则“墓。之恋”,既点晴又能宣传历史文物-李郑屋古墓。屋邨名又有咩准则?请看:彩虹有条彩虹邨、点解沙田叫沥源? 公屋改名要有三大准则

私楼改名之道:帝皇名sell会所

出帖的楼主指“私楼贵就贵在一个霸气嘅名”。的确,楼价飙升,私楼愈建愈细,屯门菁隽最小单位只有128方呎,比车位更小。发展商谓:“紫禁城咁大,皇帝真正瞓觉时都系得张床。”于是,发展商开始强调会所的豪华多于住宅本身,名字上要有“皇室”感觉,才突出不凡的气派,例如:帝景园、御龙山、御皇庭、御景峰、皇府湾。其实私楼名的由来亦有潮流趋势。亚太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计划主任庄太量曾指出,90年代,名字多是有山有海,如近海的屋苑多改成XX半岛、XX湾(海怡半岛、蓝湾半岛、盈翠半岛、海典湾、帝琴湾)。千禧年代就什么都有,XX门(名门、凯旋门),更霸气的就只有英文名或以物业地址命名,如YOHOTown、朗屏8号、毕架山一号、何文田山一号,目的是令你有错觉以为那是单幢豪宅。

启晴邨曾被发现有铅水,引起住户忧虑。(陈惠娴摄)
网民示范
英名名系列
 

兴华(一)邨:华玺•兴誉 GRAND
兴华(二)邨:华玺•兴誉 DELUXE
乐富邨:乐豪LOHO·富甲天下

单幢豪宅系列

彩云邨:清水湾道18号
兴民邨:大潭道188

皇者系列

太和邨: 太和殿
观龙楼:观龙·玺
秦石邨:秦·始皇殿

 

楼盘名反映生活追求

认为网民创意无限?发展商的想像力也不容忽,谁会想到香港有“凯旋门”(九龙站上盖业)?元朗有银河系的“世宙”?有时还要懂法文“La Maison Vineyard” (御葡萄),私楼和豪宅名字反映香港人或地产商的追求,由强调有山有水的实际,到帝王级享受美梦,再到今天中、英、日夹杂,甚至造字(元朗的䨇寓,䨇为异体字)来强调与众不同的生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