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anker棋王】港产世界冠军 叹香港偏重金融 难以象棋为职业
香港有个寂寂无名的港产世界冠军。香港棋王林景蔚今年4月在意大利赢得“世界业余国际象棋赛”超快棋组冠军后,自觉有责任在香港推广国际象棋,想大众先留意国际象棋这项目,理解和体验下棋的乐趣。他批评政府多年支援欠奉,使本地难以诞生职业棋士为港参赛。
摄影:龚慧
上回提到,林景蔚形容下棋是他的“信仰”,让他平静减压,应对自己金融工作的变幻世界:Banker成港产世界棋王 厌倦金融界尔虞我诈:下棋比做银行有逻辑
林景蔚1990年起已参与本地国际象棋的不同赛事,年仅15岁夺香港冠军。他习棋32年,曾于过千个棋盘上,与世界无数棋士交手,去过荷兰、德国、阿塞拜疆、马来西亚、匈牙利等20几个国家和城市参赛。这些年来,他开始熟谙不同国家的棋士的套路和棋式。
“欧洲的多是理论派,像是读过一些棋术,西欧如英国、法国的棋手始终不是国家规训出来,比赛会常出错;东欧国家则有国家训练,教练教得他们技术好好,但因为是共产国家,所以不鼓励创造性,棋术如是。”他还见识过亚洲棋手:“有些国家的棋士棋术较‘野蛮’,如菲律宾、蒙古,其实反映他们国家,一些东南亚的,因为惯于用捉棋来赌钱,所以只靠小聪明来赢钱赢比赛,这手法很难再更一上层楼。”
本地棋界97年后真空 棋士锐减
至于香港棋手,林景蔚说1997年后人才锐减,亦令本地棋手技术水平下降。他说港英时代的香港,国际象棋依然人才济济,理应有发展空间。“但97年之后,呢班在港嘅外国人走晒,香港国际象棋界突然真空,只剩一班捉开中国象棋嘅人。”林景蔚说这班棋手后来转玩国际象棋,如此半途出家学别的棋术,或感吃力:“佢哋有时可能未完全转换得到,好似你以踢开榄球技术嚟踢足球,都系要踢,但踢得唔好。”
林景蔚自幼跟着几本外国棋书自学,后来在英美生活多年,曾于当地和远赴多国参赛,他多学习和揣摩外国的技法。这个香港棋王自言,如今在本地找不到旗鼓相当的对手切磋,每次参赛前只能翻书重温棋法练习。前几年他在外国比赛,遇上厉害对手,不论成果都很开心:“喺外国,有更好对手,亦可以与他们聊聊更高的棋术,遇强愈强让自己进步。我系好享受去外国比赛的。”
香港仍属业余阶段 棋手盼港府支援国际象棋发展
即使林景蔚去年在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中,赢得棋联大师的称号,亦曾在一些国际职业赛赢过职业棋手,他却自知在香港很难成为全职棋士。
他遥望外国的国际象棋界发展,觉得香港政府多年没甚支援,令香港发展一直落后。“人哋外国系年年都有好多场赛事,好重视棋士,给他们赞助代表国家或城市出赛。”近如台湾,早已有职业棋士在当地和外国比赛争胜赢奖金。彼岸的香港,国际象棋则仍停留在业余阶段。
现时香港国际象棋总会每周一晚上在伊利沙伯体育馆定期聚会,每次有10几至40位国际象棋爱好者,同场切磋棋艺。他说总会一直无法累积200个活跃会员,亦没足够资源连续五年举办全港性赛事,故本地国际象棋从未能加入港协暨奥委会的项目之一,未获政府重视。“靠我们自己是达不到这些标准的,希望政府先支援我们发展,至少先宣传推广,提升大众和小朋友对国际象棋的留意,再有一些商家赞助,我们可以举办同乐日,先让小朋友体验下棋的乐趣。”
棋王:孩子学习兴趣低难成棋士
儿时林景蔚无师自通,他说要练到棋术精湛是艰苦的,如今的家长很少让孩子投入棋艺。“有小朋友学的,但self-driven(自己想学)的很少,而本地棋院师资亦并非水平最高,那么怎教出更好的棋士呢?”
这个香港棋王如今亦当起教练,周末开班一对一教几个10来岁的年轻人下棋,但他没想过全职投身棋班。“即使在香港获政府受薪支持成为全职棋士,薪水却一定比不上我现时职业,揾唔返我𠵱家嘅收入。”他本身在金融界打滚多年,是银行家:“成日话香港系国际大都市,我一啲都唔觉得!国际大都市是讲求diversity(多元化),但看看其他界别如文化艺术、科技或体育的发展,就知道这个城市只倾向金融和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