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儿童在家“彩排”半年熟习戏院环境 参加宣明会特设睇戏活动
与子女到戏院欣赏电影,是不少家庭的假日活动。但对于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儿童的家长而言,往往因害怕子女在电影播放期间因感到不安而大叫、走动,影响其他观众而却步,一直压抑他们的需要。有SEN儿童更要在家“彩排”练习半年才敢入戏院,亦有SEN儿童即使经过多次练习,但仍不足5分钟就要逃离戏院。
为令SEN儿童及其家长能共享亲子乐,香港世界宣明会于刚过去的复活节假期免费邀请过百人到戏院观赏电影。
儿子对声音非常敏感 家长忧骚扰旁人而不敢带入戏院
袁太的幼子3岁时被诊断智力发展障碍,其后更发现他有自闭症倾向,有社交障碍,对声音也非常敏感。她称幼子怕黑,亦怕他骚扰旁人,一直不敢带他到戏院。同时,袁太为了专心照料幼子而辞去工作,更患上抑郁症。对袁太而言,到戏院观赏电影是“奢侈”的亲子活动。
母子首度踏入戏院 儿子5分钟即逃离 启动在家“特训”
直到幼子接近9岁时,袁太作充足准备,才敢踏出第一步。“要预告我们要去戏院,戏院的灯光届时会关掉,在家先尝试关灯。”但到戏院后,幼子5分钟就要逃离。袁太没有因一次失败就放弃,“如果我们不带他外出社交,他永远也不会懂得社交。”其后,袁太屡败屡战,在家继续“特训”,“他们的学习比较慢,我们学一次就会,他们要学十次,甚至50次。”
经过多番练习,幼子现时已可安静地看完整套电影,“很感恩宣明会可以给予我们免费欣赏电影的机会,对我们是很大的帮助。”
父亲将睡房模拟成戏院环境 成功令儿子入戏院安定睇戏
育有三名子女的Anthony亦与就读中六的幼子共度美好的下午。Anthony的其中两名儿子分别有读写困难、专注力不足、自闭症等情况。回想过往带幼子到戏院,面对灯光和声音变化时,总会大喊。
于是Anthony将家中的电视搬到房间,接驳声响,再调校灯光和音量,尽可能仿照戏院环境,让儿子靠住枕头慢慢适应。这样的模拟学习,Anthony在家中尝试了差不多半年,才开始带幼子到戏院,其反应仅仅是会掩着耳朵。直至现在,幼子仍带备耳塞到戏院,避免感到不适。
和袁太一样,Anthony曾害怕带儿子到戏院,幸好愿意克服,“不会因为我们担心,SEN就消失,只有靠我们日常尝试方法协助他们。”Anthony 期望戏院可以在开场前加插“温馨提示”,提醒观众或有人士会对灯光和声音特别敏感,盼能包容。
导演刘伟恒:人生上半场未如人意 SEN家庭勿轻易放弃
香港世界宣明会总干事冯丹媚表示, SEN儿童的人数同比递增,而基层SEN儿童的家庭由于欠足够资源,会面对较多困难,因此宣明会致力与相关机构合作,为SEN家庭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她盼是次慈善电影欣赏会令SEN儿童及家庭感受到尊重,同时令社会接纳SEN儿童的需要,听见其声音。
《出租家人》是以家庭为核心的温情港产片,带出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反思。导演刘伟恒寄语SEN家庭即使人生上半场未如人意,亦勿轻易放弃,“电影中五位主角的人生起点都不甚佳,但即使人生上半场不好、原生家庭有影响,但不代表你人生下半场是背负同一个包袱走下去。只要你肯敞开心胸接受身边的爱,你的下半场就可以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