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生噪音研究夺国际奖 证西区68幢楼宇交通噪音全日超标

撰文: 颜宁
出版:更新:

香港交通发达,但同时带来严重的噪音污染。香港大学城市研究四年级学生黄翘昊凭研究西区噪音污染夺得国际比赛“2017年度Esri青年学人大赛”香港站的冠军。他的研究发现主干道上的交通噪音严重影响邻近民居,西区更有68幢楼宇承受的交通噪音全日超标。他指出港岛西区的主干道邻近民居的情况很常见,例如山道天桥就是“穿插”在旧楼之间。

每日有4成的楼宇要承受最少1小时的超标噪音。其中68栋面向主干道的楼宇承受的噪音全日超标,即是每小时都有10分1时间承受著超过70分贝的噪音。(由黄同学提供)

在香港大学读书的他时常都会经过山道天桥,提出疑问:主干道与民居邻近,究竟所带来的噪音影响有多大?2016年,他带著这个问题完成了初步的研究。今年年初开始深入研究西区噪音污染问题,提交研究成果参赛。他利用运输署2015年的车流量数据计算交通噪音,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西区不同地点和时间的噪音,继而分析交通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回归二十年】在抹杀梦想的地方寻梦 大马舞者︰这里仍然有空间

根据环保署的标准,若交通噪音在一小时内有6分钟超过70分贝则被视为超标。日常对话的音量大概是50、60分贝,而100分贝的音量则等于Disco内播放的强劲音乐。黄同学的研究范围约在西营盘至石塘咀一带,区内共有约1500幢楼宇。每日有4成的楼宇要承受最少1小时的超标噪音。其中68栋面向主干道的楼宇承受的噪音全日超标,即是每小时都有十分一时间承受著超过70分贝的噪音。

黄同学指出,其中干诺道西近上环天桥于早上8时繁忙时段计算得84分贝噪音,邻近楼宇则承受约78分贝的交通噪音滋扰。根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研究范围内约有9万7千人口;假设所有人都是留在住所,繁忙时间早上8时约有一半人口(即4万8千人)饱受超标噪音的滋扰。

黄同学指主干道邻近民居的情况在旧区较为常见。以西区为例,山道天桥和干诺道西都相当接近民居。(颜宁摄)

“唔会谂下个啲人系咪住得好” 建议政府资助装隔音窗 黄同学指主干道邻近民居的情况在旧区较为常见。以西区为例,山道天桥和干诺道西都相当接近民居,土瓜湾的东九龙走廊和大角咀在樱桃街附近的西九龙走廊都有类似的情况。他指这种规划问题在其他国家较为少见,形容此问题在香港普遍得可说是“首屈一指”。

加拿大人唔坐飞机轮船环游世界 帆船横跨太平洋 冲浪板过维港 他认为60、70年代香港政府的交通规划“以车为先,不以人为本”,优先考虑经济发展或交通畅顺,“唔会谂下果啲人系咪住得好”。然而,黄同学亦提到香港同时面对土地先天条件不足,外国比较容易顾全不同方面的需要,例如将车路“郁远少少就OK”。他说,噪音污染问题在香港可能是“无可避免”,例如山道天桥两旁都是民居,“无得郁过少少”解决问题。但是,他认为政府都有责任将污染对居民影响减到最低,例如在区内的主干道加建隔音屏,以及资助受影响居民加装有隔音功能的双层玻璃窗。

他认为政府都有责任将污染对居民影响减到最低,例如在区内的主干道加建隔音屏,以及资助受影响居民加装有隔音功能的双层玻璃窗。 (颜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