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肥胖日|15至84岁港人肥胖超重比率上升 三成人不自知

撰文: 江丽盈
出版:更新:

卫生署最新一份人口健康调查报告指,15至84岁人士中,32.6%人肥胖、约22%人超重。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非传染病处高阶医生梁美红今早(5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最新调查结果反映港人肥胖较上次调查严重,比率有上升,当中亦有三成人不自知有超重或肥胖问题,她提醒大众不要久坐、健康饮食、多做运动。

稻苗饮食专业学会荣誉会长黄杰龙则指,业界有逾千间食肆参与“有营食肆”、少盐少糖食店这类计划,近年市民及业内从业员对健康饮食的意识有提高,不少食客也不希望食物太咸或太甜,指出如社会意识够强,市场有需要,业界必然会配合。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非传染病处高阶医生梁美红指,调查发现15至84岁港人,有54.6%超重或肥胖,整体比率较上次调查得出的50%上升,“当时50%都多,不过𠵱家仲多,严重咗。”她续指,以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就亚汌成年人而言,平均体重指标(BMI)高于或等于25即属肥胖,而23至25则属超重。

她指,两次调查结果中,男女超重或肥胖的比率相约,女士中逾四成超重或肥胖,男士则有逾六成超重或肥胖,“男士问题多啲,最多系45至54岁,其次系35至44岁,中年男士多啲有超重或肥胖。”

被问到肥胖问题在港有多严重,梁美红回应指,在今次调查中超重或肥胖的人当中,约一成人知道自己有相关问题,逾三成人则不自知道,“系我哋体格检查先揾出来,好多人唔知自己有呢个问题。”她表示,BMI计算方法容易,市民可自行计算。

BMI值计算公式:体重(公斤) / 身高(米)2次方

梁美红续指,肥胖问题根源是热量摄取过多,而日常消耗不足,“吸嘅多、出嘅少”,日常运动量不足、全日坐在办公室工作、多食外卖等,也与肥胖问题有关。据调查结果,有四份之一人体能活动量不足,较上次调查增加一倍,她提醒大众不要久坐、健康饮食、多做运动。

黄杰龙指,现时市民及业内从业员对健康饮食的意识有提高,口味上也有改变,不少食客也不希望食物太咸或太甜。(资料图片/欧嘉乐摄)

稻苗饮食专业学会荣誉会长黄杰龙在同一节目指,在“有营食肆”、少盐少糖食店这类计划,业界参与率不低,但比例上不算高,在全港约1.8万食肆中,有1,000多间参与。他都提到,现时市民及业内从业员对健康饮食的意识有提高,口味上也有改变,不少食客也不希望食物太咸或太甜,“以前糖水愈甜愈好,𠵱家会话唔好太甜。”

他续指,参与少盐少糖这类计划并不困难,但也有些业界觉得并非必要,坦言食肆始终是为做生意,参与计划是为尽社会责任,为市民提供选择,亦非刻意要推动“某啲人食某啲嘢”,但若然社会意识够强,市场有需要,业界必然会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