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医院事故|内科特别酬金突封顶 医护斥欠“援兵”致人手更紧
联合医院有护士涉忘记输入指示到病人维生指数系统,89岁男病人最终死亡,院方早前指,事故其中一个原因或涉护士工作繁忙。
有前线医护透露,医管局在流感高峰期设有特别酬金计划以增加额外人手,不过,联合医院近日将内科部门特别酬金计划封顶,致每个病房每日平均只有七至八小时“特别酬金位”,一旦有医护请病假找同事“顶更”即用尽当日名额,同日不可安排更多人手减轻工作量。
医管局回复查询时虽指没有为员工参与特别酬金计划订立时数上限,但医院在审批员工参与计划时会考虑员工参与加班工作工作量,确保员工作息时间有足够平衡,避免工作过劳。
涉及此宗医疗事故的89岁男病人上月入住联合医院内科急症病房约16小时后离世,院方其后发现病人在病房只有一次检查维生指数的资料,与医生指示每四小时检查一次有出入,事件或涉护士未有将医生指令输入新系统,致其他护士没有收到提醒要按指示纪录病人维生指数。院方交代事件时指,事故源于护士工作繁忙及不熟新系统,又指当晚病房护士与病人比例只为1比28。
有前线医护透露,联合医院内科人手一直十分紧绌,特别酬金计划可增加医护人手以照顾病人,但该部门高层却就特别酬金计划封顶,每个病房平均每日只有七至八小时的特别酬金位,变相如有医护请病假要找同事“顶更”已用了当日的名额,令医护人手雪上加霜,“病房有病人插左喉要用呼吸机,一个人睇28个,点做?”
他续指,现时即使有医护“举手”上班,但部门多会以特别酬金计划名额已满拒绝,故病房长期不够人手用,早、午更可能只有5至6名护士照顾56名病人,即护士与病人比例为1比9,通宵更只会有2名护士,护士与病人比例更达1比28。
他质疑,部门此举为节省开支,惟同事工作量亦因而大增,形容措施荒谬,“总部不断话服务高峰、要加床、开session ,但居然有人肯帮手又唔比,然后出事就话工作繁忙。”他补充,以前特别酬金计划,同事可以无限报,曾见过有同事一星期可以报到二十个小时。
至于新引入的维生指数应用程式(e-Vital),她表示,医院过往引入不少新的电子系统,医护都是“学住做”,以电子派药系统为例,当时已没有硬性指标规定同事要接受过什么训练后才可使用或接触病人。
护协:人手比例不足 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
护协主席谢健强估计,特别酬金“封顶”或为个别医院的问题,但同意现时人手比例不足,早午更护士与病人比例与国际标准的1:6相差甚远,形容现时是“杯水车薪”, 加上近日流感及新冠夹击,亦有不少护士因病假无法上班,令情况更加恶化。
医管局回复查询时指,各医院联网的临床部门可按照服务需求及人手状况,申请特别酬金计划,加强人手应付额外的服务需求,而过去三年冬季服务高峰期拨款,由2021年时的7亿元,上升至去年的8.9亿元。
医管局:医院审批须确保员作息时间有足够平衡
局方续指,一般而言,医管局并没有为员工参与特别酬金计划的加班工作订立时数上限。然而,医院在审批员工参与特别酬金计划时,亦会考虑员工参与加班工作的工作量,确保员工的工作及休息时间有足够平衡,避免同事工作过劳。除了特别酬金计划外,医管局亦会透过自选兼职及退休后延任等计划,加强人手以应付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