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磡塌楼】两年前大招牌扯裂外墙 屋宇署下令清拆后懒理裂缝

撰文: 邵沛琳
出版:更新:

红磡机利士南路一幢唐楼昨(21日)发生罕见塌露台事件。《香港01》发现,屋宇署涉在两年内,两度错过居民的求助,终令塌楼事故出现。原来,早在2015年,住户陈先生已发现单位地板倾斜、外墙出现一米长裂缝,怀疑是外墙巨型招牌拉力所致。他求助区议员及向屋宇署投诉后,署方下令拆卸招牌,但裂缝依旧存在。时任区议员指署方没再解决潜在危机。及至今年五月,屋宇署再收到楼宇失修举报,但也只发劝喻信,一个月后,终发生塌楼事件。

外墙的巨型招牌增加墙身负荷力,令到外墙出现裂缝。(前红磡区议员任国栋提供)
男住户陈先生,曾于15年10月向区议员及屋宇署投诉,但是招牌拆卸,地板依旧倾斜。(资料图片)

招牌拆卸后 外墙裂缝问题依旧

塌楼时,唐二楼单位的碌架床半空悬浮,床上的陈先生幸得另一住户拍醒,才避过一劫。原来,陈先生早于2015年10月,向时任红磡区议员、民协前副主席任国栋求助。陈当时指其单位的地台倾斜,情况日益严重。任国栋到场视察,怀疑是外墙的巨型招牌,增加墙身负荷力,令外墙出现一米裂缝。他当时联络屋宇署人员到场视察。经过一连串的检查后,屋宇署向招牌持有人发通知书,要求对方清拆外墙招牌。

街坊投诉天花倒塌 失修危机四伏

任国栋指,屋宇署要求对方拆招牌后,却未有再跟进外墙裂缝问题,有失职之嫌。他说:“屋宇署根本就儿戏!”任续指区内楼宇楼龄高,曾有街坊向他投诉天花倒塌、钢筋生锈及外露,日久失修的单位随处可见。惟不少单位已被地产商收购,大厦维修变得困难,遂容易出现失修危机。

工程师:招牌太大 拉裂地板及建梁

工程师苏耀坤看过2015年的招牌照后,他指出该个招牌太大型,令拉裂地板及建梁,导致倒塌。另外露台负荷过重,致未能承受致断裂,加上楼龄高、外墙渗水及钢筋生锈等原因,亦会增加倒塌风险;至于,大律师陆伟雄表示,就今次塌楼意外责任谁属,需要交由结构工程师进行评估、追溯意外成因,以及肇事地点为公众抑或是业主地方。

延伸阅读:

【红磡塌楼】半张床悬空 下格床男熟睡 上格床拍醒 急着裤逃生

【红磡塌楼】五月接失修举报屋宇署仅劝谕 六月倒塌 议员批失职

【红磡塌楼】专家:楼龄高负荷重渗水致塌楼 肇事楼宇曾有僭建物

2015年10月该大厦的外墙出现裂缝,与日前倒塌位置的缺口相近。(前红磡区议员任国栋提供)

屋宇署:今年5月接获该楼宇失修举报

事发时,肇事单位露台石屎倒塌情况。(资料图片)

屋宇署今年5月发劝谕信 应尽早展开修葺

根据屋宇署记录,署方于今年5月亦曾接获有关该楼宇失修的举报,并派员到现场视察,发现有失修情况。当时,他们指整体楼宇结构无明显危险,只是向有关业主发出劝谕信,敦促其尽早进行所需的修葺工程,避免楼宇状况进一步恶化。

曾于2009年发修葺令 两年后完成工程

另外,该6层高的楼宇于1956入伙,今年已有61年楼龄。屋宇署回复指,曾于2009年向有关业主发出修葺令,翌年委派合约顾问公司及政府承建商,代业主先进行有关修葺工程,再向业主追讨有关工程费用。有关工程于2011年完成。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