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协“乐得耆所”助独居长者走出抑郁阴霾 改装家居防滑倒
香港人口老化,不少长者居于老龄屋邨已数十载,因子女长大、成家立室,又或其它原因,需要独居生活。房协指,旗下出租屋邨有不少长者希望居家安老,故去年将“乐得耆所”计划推展至辖下20个出租屋邨,为更多有需要长者改装家中设施,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及社区支援配套等,扫走低落情绪及减少家居受伤入院。
34%租户届60岁
政府统计处在2015年发表的人口推算数字显示,由于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人逐渐踏入老年,长者比例将在2034年上升至30%。然而,根据房协数字,2013年60岁或以上的长者已占其辖下出租屋邨居民的人口34%,比香港整体长者比例为高。因此,房协2012年在祖尧邨试行“乐得耆所”计划,对象为屋邨的60岁或以上之租户,并在2016年推展至辖下20个出租屋邨。
截至今年三月,计划已与238个机构合作,包括长者中心、公共机构及医疗机构等等,亦设有一邨一社工,跟进长者个案。计划包括为长者提供家居环境潜在风险评估、进行家居改装、提供健康支援及医疗护理服务、推广防跌运动等等,目的为让长者颐享晚年。
减少用急症室 改善抑郁
房协亦在2014年委托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于2014至2017年进行4年追踪研究,第二期中期报告在今年3月底完成,研究对象逾1,400人。去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计划实施后,倾向入住老人院的长者减少35%,房协指这显示有更多长者对居家安老有信心;另外,多次使用急症室的长者亦下跌11%,亦有长者表明减少了抑郁的情绪。
现时居住在房协屋邨约有3万1千多名长者,而房协至今已经透过计划接触约25,570名长者,占整体8成2。计划在2015年4月覆盖至油麻地骏发花园,在该处已居住约7年的郭就金婆婆今年77岁,丈夫离世后自己独居已20多年,但因家庭问题未有与儿子同住。
拆围栏助长者出入厕所
郭婆婆3年前不幸在洗手间滑倒,而右脚亦在约6年前因骨退化,动过膝盖手术。单位在2016年下半年经评估后,房协为郭婆婆拆除企缸的围栏,方便她进出。郭婆婆住在油麻地区已几十年,她笑指以前居住环境声音嘈杂,“搬左来呢度开心左,最紧要听电视机听得清楚”;而现时亦会有学生义工不定期上门探访,令她感到暖意扫走寂寞。
房协总经理张满华预期,房协未来每年会投入约3千5百万于“乐得耆所”计划,而平均每邨可得约100至150万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