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倡优质长途巴服务 邨巴批政府偏帮巴士公司

撰文: 罗卓敏
出版:更新:

政府昨(7日)公布《公共交通策略研究》报告,研究提出67项措施,包括以试验方式鼓励专营巴士公司推出座位加宽、不设企位的“优质巴士服务”,行走长途线;亦试验在新界人口密度较低引入中型单层巴士,提供短途穿梭服务;但有非专营巴士业界表示,现时有近8000架非专营巴士为个别屋苑提供接载服务,认为营运范畴正是政府有意推出的“优质巴士服务”,不满政府政策偏帮专营巴士公司。

新巴在2015年一度成为脱班率最高的巴士公司。(资料图片)

政府昨日公布《公共交通策略研究》报告,当中提出14项全新措施,包括鼓励巴士公司在繁忙时段,以试验方式推出长途“优质巴士服务”,“优质巴士”座位会加宽、不设企位、停站较少,预计行走新界东、新界西连接市区的线路;亦试验在新界人口密度较低但有增长潜力的地区,引入中型单层巴士,提供短途穿梭服务。

香港运输研究学会资深会员熊永达今早(8日)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认为整份报告无突破、无亮点,未能回应本港公共运输的三大挑战,包括鐡路扩张后,如何维持的士、小巴等其他交通工具可持续地经营生存,伤健人士使用公共交通的情况及环保运输的使用。

政府公布的《公共交通策略研究》提出67项措施。(资料图片)

有立法会议员质疑,政有没有提供足够诱因,鼓励巴士公司推出“优质巴士服务”及在人口密度低地区增加服务,运输署署长杨何蓓茵回应指,在制定建议时有与地区人士沟通,了解有此需求,而初步接触巴士公司时,他们对此有兴趣,因此建议以试验计划实行,观察财务上能否支持营运。

有非专营巴士业界崔先生则指,现时有近8000架非专营巴士为个别屋苑提供接载服务,认为营运范畴正是政府有意推出的“优质巴士服务”,但政府政策偏帮巴士公司,即使非专营巴士增设线路,亦会遭受打压,被罚款钉牌。

香港的士业议会主席熊永达认同,高昂车租会影响司机生计,从而诱使其从事违法行为提高收入。(资料图片)

另外,近年的士服务质素问题备受关注,报告建议下届政府尽快制订及实施“优质的士”法案,建议推出3个为期5年的专营牌照,提供合共600辆专营的士。

同为香港的士业议会主席的熊永达承认,市民对优质的士服务有需求,认为政府应修例管制司机行为,例如增加发牌条件,强制要求司机参与培训,而非单靠业界举办自愿性课程鼓励司机参与,形容政府现时提升的士服务做法有心无力,对此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