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轻生学生无精神健康纪录 学者倡社会复和关爱 听青年声音

撰文: 洪芷菁
出版:更新:

近月再有多宗学生自杀,今年累计已有约40宗,再次敲响警号,医卫局早前提出研究设立以学校为本的三层应急机制,以识别较高自杀风险的学生。港大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认为,三层应急机制有需要,但质疑现有服务人手不足,如何能够精准落实。他指政府著重识别精神健康问题学生,作出专业介入,却忽视近七成自杀个案均无医疗纪录、非一定有精神病,不是单靠筛查问卷便能够找出。

叶兆辉认为,更重要是做好全港学生普及性预防策略,例如疫后复常,学校可减少考试,让学生放松身心;社会亦要释放复和、关爱、彼此支持的讯息,聆听年轻人的声音,“你话嚟帮‘我’,你几时嚟问过‘我’想要咩?你知唔知‘我’谂紧咩?”

今年累计有约40宗学生自杀个案,再次敲响警号。(资料图片)

质疑三层应急能否精准落实 识别精神问题学生与预防自杀非对等

医务卫生局与教育局和社署正研究,设立以学校为本的三层应急机制,分别是由老师和社工协助识别较高自杀风险的学生;政府配对适当社会服务;医管局优先处理经学校转介的严重精神健康需要个案。

叶兆辉表示,设立三层应急有需要,机制“放诸四海皆准”,但是未有足够服务及人手配合,却制造更多需求,质疑能否精准执行,“你筛查咗出嚟,(精神科服务)仲要等6至8个星期。”他强调加强识别精神健康问题学生,及早专业介入,并非不重要,但对预防学生自杀问题并非对等,有案例是学生早上面见心理医生后,下午仍选择轻生。

你check(检查)个学生好唔好,唔系日日秤佢。即系你养只猪,唔系日日秤,佢就一定会肥。你要去feed(喂)佢,要畀嘢佢食,你秤唔秤呢佢都会肥嘅。
叶兆辉
叶兆辉认为,相比2016年学生大杀潮,今次问题“在深度、广度上”较为严重。(卢翊铭摄)

部份人气愤之下冲动自杀 靠“填问卷”难以筛查

根据警方最新数据,截至11月8日,有37宗学生自杀及死亡个案(至昨已至少增至39宗),无任何医疗记录的占67%。叶兆辉指,这近七成学生并非一定有精神健康问题,部份人抗逆力低,因情绪一时浮躁、气愤之下冲动自杀,单靠“填问卷”难以筛查找出,形容“is not known to the system(体制未能识别)”,所以更要做好较高风险学生、甚至全港学生普及性的预防策略,如在校园建立关怀文化,“有唔开心可以倾下计”。

香港大学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指出,机制执行上一直集中处理有自杀风险的学生,忽略了一般及有较高风险学生的问题。(卢翊铭摄)

社会运动后关系未复和 疫情碍师生、朋辈关系建立

2015/16学年曾出现学生自杀潮,政府成立“防止学生自杀委员会”检讨及提出建议。叶兆辉是当年委员会主席,他指与2016年的情况相比,今年的学生自杀个案成因基本相同且复杂,涉及学业、家庭和朋辈等问题,但受到三年疫情影响,自杀问题“在深度、广度上”则较当年严重。

叶兆辉透露,有自杀学生的遗书提及对生活不愉快、有压力及“对明天没有希望”等,亦指现时学生自杀与绝望、无助感有关。

他分析三年疫情令师生、朋辈相处时间减少,影响彼此建立关系,加上2019年反修例事件令一些子女与家长出现分歧,关系撕裂至今未能复和,移民潮下教师和好友离开等,也导致学生能够倾诉的对象少之又少。另外,该37宗自杀身亡个案中,有社工跟进的个案仅占一成,反映疫情令学生无法与社工会面有关。

忧TSA成绩跌催谷学生 建议学校减少考试

教育局昨日公布,疫后复办的全港性系统评估(TSA)结果,各科成绩达标率均下跌,他担忧学校开始催谷学生,增加学生压力,建议学校应减少考试,让学生得以放松身心,给予师生时间重建关系;同时释放教师更多空间,不必作过多的课程改革等。

至于社会层面方面,他认为要释放复和、关爱、彼此支持的讯息,协助学生寻求帮助的同时,更要聆听年轻人的声音,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

你话嚟帮‘我’,你几时嚟问过‘我’想要咩?你知唔知‘我’谂紧咩? Let the voice be heard (让他们的声音被聆听)。
叶兆辉
香港大学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指出,今年及2016年的自杀潮中,学生自杀的成因基本相同且复杂。(卢翊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