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保育旧建筑 AECOM亚太区总裁:宜居城市不能只得千篇一律商场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多幢高耸大厦组成的天际线,行人川流不息地穿梭狭隘的街道,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不少港人都感到生活缺乏喘息的空间。AECOM亚太区总裁乔全生却认为,香港可以成为一个宜居城市,更强调需保留城市的独特性及著重城市多元化发展,保育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物,而不是只剩下千篇一律的商场之都。

AECOM亚太区总裁乔全生受访时表示,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大势所趋。(卢翊铭摄)

日前出席2017年度香港可持续建筑环境全球会议的AECOM亚太区总裁乔全生,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香港作为一个“高效率”的城市,绝对有条件达至可持续发展:“以太古城为例,你可以见到同一个地方集商场、住宅和玩乐于一身,你很难可以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找到。”

乔全生以旧中区警署作例子,认为活化后可成为新用途,令社区更有活力。(卢翊铭摄)

倡保存城市真我 重视街道、历史文化

他指出世界100大的商场之中,亚洲已占其44个。商场以外,他认为保留城市的独特性是不可或缺,“要设计一个城市,首先要容许市民拥有属于自己的身份。”以尖沙咀海港城为例,虽然商场人流如鲫,但熙来攘往的广东道却才是“购物天堂”的标志,反映建构城市时不可忽视社区街道的独特性。

乔全生亦认为保育非常重要,因为建筑物见证城市发展和变迁,背后蕴含丰富的人文故事。他指出,只要加入新颖设计和建筑,可令历史建筑焕然一新散发新的生命力,“部分固然需要百分百保育下来,但部分未达至古迹的建筑物,其实可以更改用途,如变成图书馆、学校等。”

即使外界有指历史建筑活化后,无法保存原貌,他认为历史不等于一成不变,新设计可赋予另一意义和用途,“好像旧中区警署建筑群,活化后成为艺术馆,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和用途。”

可持续发展 需由市民合作推动

对于大部分港人认为自己活在一个并不宜居的城市,乔全生笑称在美国加洲短居时,来回购买日用品也要4小时。相比之下香港的效率之高难以比较,但承认仍有改善地方,如美化海滨、改善行人道路以及休憩用地等。他称,市民与政府须共同合作推动,才能真正令自己的城市化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