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校政风波|两教授撑张翔 诺贝尔奖得主:校委会调查浪费时间
港大校委会今日(9日)下午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对校长张翔数宗投诉。两名知名学者表态支持张翔,要求停止调查,包括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港大化学系讲座教授斯托达特(Fraser Stoddart),他接受传媒访问时,呼吁勿理会匿名指控,认为调查是浪费时间;港大数据科学院院长马毅质疑“吹哨者”动机,呼吁严惩泄密者。
对校长张翔的投诉,源于有“吹哨者”将港大文件电邮至全体校委会委员,投诉张翔行政不当,校委会决定加开会议讨论,张翔更以律师信回应,要求押后和携同律师出席。有校委会委员认为,两位教授未看过“吹哨者”的内容就呼吁停止调查,做法奇怪,认为有调查才可还张翔清白。
Fraser Stoddart:对张翔的指控“毫无根据、不成比例”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现年81岁的港大化学系讲座教授斯托达特(Fraser Stoddart)致函校委会,又发公开信,称对于张翔受到攻击及被试图玷污感到关注,形容张翔任内推动国际化、带领港大跻身全球顶尖大学之列。
他认为,目前针对张翔的指控是“毫无根据、不成比例”,只是公然无视“大局”、突破性的成就、和张翔锐意发起的变革。他呼吁各人要抛开个人主义和琐碎的政治,(All of us need to set aside personalistic and petty politics and see the much bigger picture),并全力支持张翔以实践对港大的愿景。
今日多份报章刊出他的访问,他形容校委会调查、制造舆论是“浪费时间”,又呼吁校委会勿理会匿名指控。他在信中亦忆述在英国大学任教时,同样曾受相类似的匿名攻击和批评,相信批评者是针对寻求改变、超越常规的人。于是,他于1997年“逃离”到美国院校,形容美国大学文化重视互相支持和合作。
马毅质疑吹哨人动机:感觉有人试图污蔑校长
据悉,港大数据科学院院长马毅亦致函校委会,指大量未确认及机密资料外泄,质疑吹哨人的动机,称感觉有人试图污蔑校长,不昔以大学校誉为代价。他希望校委会能小心及保密处理事件,调查及惩处泄密者;他又呼吁校委会团结港大,对抗试图分裂港大或造成不信任的任何人或事。
81岁的Fraser Stoddart今年9月出任港大理学院化学系讲座教授,此前一直在英美大学任教,他在信中提到张翔任职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已相识,称当时已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Fraser Stoddart于2013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短期)”,2014年获天津大学以“千人计划”聘任为教授,2017年获中国科学院颁授外籍院士。
至于50岁的马毅于今年1月起担任港大数据科学院院长,他同时是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电机工程与电脑科学系教授。他在信中透露是张翔说服他离开柏克莱,过去九个月与张翔紧密合作,更坚定他当初加入港大的决定。
校委会主席王沛诗上周在声明中解释,校委会定必按照大学政策及程序,以事实为基础,以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公平公正、严谨地处理所有投诉。如有任何调查程序,当事人可行使其权利,包括寻求法律意见及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