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登珠峰代价 雪巴人占命丧者36% 背装备每季仅赚5千美元
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本港中学教师曾燕红,曾指当地向导“雪巴人”是登珠峰的灵魂。尼泊尔政府为保障雪巴人利益,规定每名雪包人不得背负逾20公斤的备装,但违规背负30至35公斤行装时有出现;亦有报道指有雪巴人从11岁开始当背夫,酬劳约有3美元(约24港元)。在过去13年间,有近百人丧命于巍峨的珠峰之上,其中雪巴人占死亡人数36%,大部分死于雪崩及从高处坠下,而且高峰环境恶劣严峻,因此大部分不幸离世的登山者尸首,最终只能暴露于茫茫雪山之中,现于珠峰上有近二百个尸体。
据台湾传媒报道,曾有未接受过教育、儿时住在尼泊尔偏远山区的雪巴男,为帮补家计,11岁开始就在4300公尺以上的喜马拉雅群山当背夫,每天赤脚为登山客背起逾20公斤行李,却只能赚到约3美元(折合只有约23港元)酬劳。
雪巴人Rinji Sherpa表示,自己曾5次带登山客上珠穆朗玛峰,其中3次成功登顶,而他于2008年首次带旅客登上珠峰,虽然路途危险、历时40日,但当时只获约1000美元酬劳(折合约7800港元)。
要求雪巴人背超重装备时有发生
尼泊尔政府为保障雪巴人利益,规定每名雪包人不得背负逾20公斤的装备,但根据外国旅游中介网站Responsible Travel资料显示,要求雪巴人违规背负30至35公斤行装的情况仍常有出现,而雪巴人的工作虽然徘徊生死边缘,但只能在一个登山季中赚得约5,000美元的收入,折合39,000港元。
当中近5成雪巴人死于雪崩
根据数据网站The Himalayan Database显示,由2004年至2016年的13年间,共有98名登山者命丧于珠峰之上,其中35名为负责带路、开路、确保安全的雪巴人,占死亡人数36%。对攻顶的挑战者而言,高处坠下是主要死因,占死亡原因近4成;相反,当中有近5成的雪巴人则死于雪崩,因雪巴人大部分时间与体力均用于设置绳路、运送物资至营地;而1950至2009年间,攻珠峰顶的死亡率约为1.28%。
珠穆朗玛峰最高为海拔8848.44米,山上环境恶劣严峻,难以将尸体运回山下,若由1924年计算起,截至去年6月期间,已有逾280名登山者死于珠峰之上,而大部分尸首仍置于死亡的原有位置,雪山之中现有近二百个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