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碧云倡设“三合一”生前意愿咭 推动绿色殡葬、器官捐赠
一个骨灰龛位索价过百万元,规管私营骨灰龛场条例实施后,业界相信“阴宅”价会进一步上涨。绿色殡葬为不拘传统的市民,提供环保和负担较低的选择。民主党黄碧云建议,政府设立“三合一”生前意愿咭,鼓励市民生前决定是否采用绿色殡葬、器官捐赠和预设医疗指示,将目前每年绿色殡葬占死亡人数比率由约10%增至最少30%。
本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辖下共有11个纪念花园,供市民免费撒放先人骨灰。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今早(27日)到位于和合石的桥头路灵灰安置所第五期纪念花园视察,有委员认为撒灰草地太窄且不美观,建议栽种更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加强使用意欲。
该立法会委员会主席黄碧云建议,政府应设立“三合一”生前意愿咭,鼓励市民生前决定是否采用绿色殡葬、器官捐赠和预设医疗指示,并方便市民一次过定下3个生前意愿。黄碧云期望政府,将目前每年绿色殡葬占死亡人数比率由约10%增至最少30%。
该委员会副主席刘国勋则认为,私营骨灰龛场条例实施后,未来会有9个月私营龛位供应的真空期,一旦有私营龛场不获发牌,市民并需领回先人骨灰,市民未必知道如何处理,建议政府应借此加强绿色殡葬宣传。
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陈肇始指,私营骨灰龛场条例将于6月30日刊宪,在获发牌前私营龛场不能出售龛位,这段时期食环署继续有少量龛位供应,并有6万多个暂存骨灰的位置。陈肇始续说,现有龛位亦可加放家人骨灰,这些位置约有18万个;华永会可加放骨灰数目亦有30万个,政府同时会加强宣传绿色殡葬。
本港每年约有5万人离世,根据食物及卫生局去年资料,2013至2015年间每年有3,151至4,073宗在纪念公园撒灰和海上撒灰,采绿色殡葬的数目占每年死亡人数的7.3%至8.7%。去年绿色殡葬的数目达4904宗,占死亡人数比率首次破10%,达10.5%。其余大部分先人火葬后,其骨灰会安放龛位,还有每年约7%采土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