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暑指引生效后 调查揭6成工友仍曾有中暑征状 逾半一周一次
撰文: 陶嘉心
出版:更新:
政府今年5月更新《预防工作时中暑指引》,绿色和平联同香港天主教劳工事务委员会今日(6日)公布在8月进行的调查结果发现,在《指引》生效后逾3个月期间,有超过6成户外工作工人于工作期间曾出现中暑征状,当中逾半出现征状频率更达每周至少一次。团体认为,气候变化令工友承受暑热健康风险加剧,促请港府于暑假后进行全面检讨时须针对各行业实际情况,并于明年5月前重新制订切合工友需要及实际可行的防中暑措施。
绿色和平联同香港天主教劳工事务委员会在8月进行的调查,访问了123名建造业和食环署外判清洁工。结果显示,98.4%受访工友同意或非常同意近年香港愈来愈热,而61.7%人在新《指引》实施后的三个月,在工作期间仍曾出现热疾病症状,包括晕眩、体力不支、呼吸困难、气喘、心跳加速等,当中更有逾半(53.9%)曾感不适工友每周至少出现一次上述症状。
在今日调查记者会上,扎铁工友威哥批评更新后的《预防工作时中暑指引》无助降低工友中暑风险。绿色和平项目主任伍汉林亦表示,高温天气已成新常态,今年七月全球气温创有纪录以来新高,香港过去两年均录得50日以上温度超过33度的酷热天气,户外工友因中暑而伤亡风险恐怕有增无减,但更新的《指引》离地难执行,且缺乏法律效力,成效不彰。
对于港府早前表示会在暑假后全面检视《指引》,今次调查显示,有逾八成受访工友认为须将中暑等与高温相关热疾病列入可补偿职业病,近八成受访工友认为港府应订立具法律效力的防中暑措施,保障户外工友健康。
团体促请港府设专责小组,与工会商讨针对各行业实际情况的防中暑措施,将热疾病纳入可补偿职业病范围,长远则须订立《职业安全及健康(预防工作时热疾病)规例》,增加雇主向雇员提供适当防暑安排和装备的法律责任。
暑热警告|截至7.31共发47次黄色警告 530个警告促雇主预防中暑暑热警告|环团倡与酷热警告挂勾 工地安装湿球黑球温度监测仪酷热天气警告︱救世军关注户外工友暑热问题 派逾千杯免费冻饮意大利40°C热浪|电梯故障停于2层楼之间 6旬妇疑中暑热死暑热警告|6成受访者曾现中暑症状 半数称公司没按指引安排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