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素指标|环咨会倡健康风险作标准 环境局:研设新综合指标

撰文: 陈葆琳
出版:更新:

政府拟收紧(17日)现行空气质素指标,引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空气质量指南》三项指标,包括二氧化氮(NO2)及一氧化碳的24小时空气质素指标,以及臭氧的高浓度季节指标(O3),今日(4日)交环境咨询委员会讨论。会上多名委员提及应该以人体健康风险作为综合指标,商界环保协会行政总裁吴家颖则指,如果目前不把焦点放在污染物对于健康的风险,市民对于空气质素会掉以轻心。

环境及生态局首席助理秘书长梁启明表示,政府未来风亦是以健康风险作为指标,他同意需要以新方式表达污染物对于市民健康的影响,局方会听考虑研究设立新的综合指标检视空气质素。

空气科学与健康专责小组成员之一、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系主任刘启汉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引起的癌症风险已高于可吸入悬浮粒子,他认为当局检讨空气质素指标之时,重新考虑将健康风险纳入指标。他说,目前二氧化氮(NO2)水平减少,臭氧水平上升,由于总健康风险仍然减少,令政府对于减排仍有所犹豫,减碳问题“有啲地方”停滞不前。他建议政府于未来五年考虑建立新机制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以健康风险作为主要指标,决定减排指标,非单靠调整某几项污染物作为标准。

商界环保协会行政总裁吴家颖指,如果目前不把焦点转为空气质素对于健康的风险,市民会开始掉以轻心:“大家入咗脑嘅就系,可能有几种污染物,对我哋嘅影响系最大,政府有好紧张,要做好多功夫去减。而家经过咗呢10年睇到有改善啦⋯⋯咁系咪代表个空气质素对于佢哋嘅健康完全冇影响呢?”

梁启明回应指,以健康风险作为指标是政府未来风向,“因为当我哋个空气质素改善,有好多嘅数字比较低嘅时候,其实系好难再去表达个浓度、表达个风险。”他同意需要以新的方式、综合指标表达整体而言污染物对市民健康的影响,局方会听取意见,考虑将来研究设立新的综合指标。

环境及生态局首席助理秘书长梁启明(右)表示,以健康风险作为空气质素指标是政府未来风向。(陈葆琳摄)

梁启明又指,认为有需要监管室内空气质素,未来方向包括加强教育及管制特定产品,相信对于改善空气质素可相辅相成。但他表示,暂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于室内空气质素管制立法,因为执法困难,室内环境涵盖很多拥有者。

环境咨询委员会主席查毅超会后见记者表示,委员大致支持政府工作,建议政府加强宣传有关空气质素与公众健康的关系,强调不同污染物对健康会构成风险,并教育市民关于室内空气质素的知识,例如甲醛的处理方法;另未来尝试以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的风险作为制定政策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