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听靓妈用6年开养发社企 带听障人士走出“看不见的障碍”

撰文: 曾向铨
出版:更新:

“失聪失聪,有人解作‘失去聪明’,觉得我哋头脑有问题。”听障人士郑毅敏(Amy)直到30岁才知道自己弱听,现时已达严重程度。
自小读书成续不理想,那个时代亦没有特殊需要学生这一项,Amy被同学误以为迟钝,长大报读再培训课程又一一被拒,更令她想证明听障人士有能力克服“看不见的障碍”。Amy花6年时间,边学边做养发,累积一班客人支持,终于在去年创办专做养发的社企“活发社”,聘请的13名员工全都是听障人士,“开社企就系希望带佢哋走出嚟。”

Amy原先学美容,机缘巧合下接触养发,一做便是6年。(张浩维摄)

用镜作墙身

活发社位于佐敦一幢商厦内,装修与寻常发廊无太大分别,角落三张洗发床,中间摆几部焗发机,一排柜放养发用品,惟独镜子不是独立一块块,而是合并成墙身,方便员工“一眼关七”。店内也没有播放流行音乐娱宾,只有单调的风筒声和花洒声。下午客人陆续来到,店员逐一翻阅纪录卡,查看疗程进度,再用手势带客人洗头、做疗程,双方已建立默契,有需要才用纸笔对谈;客人做疗程时或看书、或闭目养神,相当信任员工。

年过30始知弱听

若听障人士没有戴上助听器,外表与你我无异,故Amy常形容听障是“看不见的障碍”,“细个时同学会问:我㖊日叫你,你点解唔理我,系咪嬲我?”以往不少同学都跟她说过类似的情况。

带女儿做身体检查才发现自己中度弱听

当时SEN(特殊学习需要)还未流行,她以为自己反应迟钝,不知道听力出现问题。直到约30岁,带女儿做身体检查,才被专家发现问题,其时已达中度弱听。

由于听力不断恶化,现时Amy如果不戴助听器,只听到约90分贝的声音,等于有狗只近距离吠叫,程度已属严重。

Amy开社企其中一个理念,是要帮助听障人士踏出社会。(张浩维摄)

一路以来成绩差、无故被人闹,原来不是自己迟钝,“我哋(听障人士)都有能力做嘢”,开社企是其中一种证明方法。初时Amy到听障中心做义工、学手语,又与其他听障人士报读美容课程,学一门手艺,却被拒诸门外,“佢话我哋听唔到,要用手语,(导师)唔识教,又唔知道(我哋)会唔会骚扰其他人。”

最后要社工介入帮助,她们才可上堂,“我哋眼好灵敏,睇一次就识,老师都赞我哋,原先只系佢哋不了解而有误解。”

边学边做养熟客

在课堂上证明能力,大大加强Amy开社企信心,接下来要累积实战经验。2011年时,有美容院老板给予机会,聘请她和几位听障人士边做边学养发,“我哋由零开始,由一张床、一张櫈做起”,半年内累积第一批熟客;两年多后美容院卖盘,便改到中环一间高级发廊工作,熟客紧随而至,“最高峰一日有40几个客嚟做养发,好轰动”,亦令老板大感惊讶,“佢原先预计我哋要三个月先上手,估唔到咁快就带到咁多客嚟!”

实战同样做出成绩,但始终是寄人篱下,无法在工作的一隅张贴历来的访问报导,“好似得个做字,传达唔到想做社企嘅理念”,Amy决定辞去工作,去年开办“活发社”,13名员工全是听障人士。

缺憾原是优势

6年间Amy在三个不同地方做养发,有顾客一直光顾至今。她认为,听障员工观察入微、触觉灵敏等长处,了解客人需要,固然赢得信任;而他们的“缺憾”同样是吸引之处,“客人有时只想静静休息,不想被骚扰,员工靠手语沟通,唔会骚扰到。”对Amy来说,最深刻的一次是有两位女客人带红酒上来,边做疗程边谈心事,享受私人空间,“听障可以话唔系一个问题,而系一个优点。”

同事间老友鬼鬼,Amy说他们有什么不满都会“摊开嚟讲”。(张浩维摄)

得到客人信任对Amy及员工来说是一大鼓舞。Amy称,听障人士大多害怕不被接纳,不愿投身社会工作,或只做一些不用对人的工作,“有员工初初连掂客人、洗头都唔敢,开社企就系希望带佢哋走出嚟。”开店短短一年,她称收到不少客人鼓励开分店,已筹划走出九龙,7月进驻港岛开分店,为听障人士带来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