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公园】水泉澳选址多原生植物 政府或涉破坏集水区发展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郊野公园被许多港人视为“最后的绿洲”,让人在稠密得透不过气的城市中,留一丝喘息空间。不过本届政府多次提出要发展郊野公园,更突然在换届前夕,邀请房协在郊野公园边陲地带研究建屋可行性。有环团指两个选址拥有独特生态环境,包括有许多本土原生品种如润楠、岗棯,“唔应该咁狭隘,你要斩件式咁去睇生态价值,你一定揾到低生态价值嘅地方,咁基本上所有郊野公园都可以铲平。”环团又指,两个选址都可能与水务署的集水区重叠,当局若一意孤行或涉破坏珍贵的集水区域。

至于下届政府是否有必要研究开发郊野公园土地建屋,马直言各界应理性讨论。(资料图片)

始于1976年的《郊野公园条例》,是占本港约4成面积的郊野公园得以尚存的保护伞。但港府近年多次欲向这片绿土“开刀”,梁振英政府卸任在即,竟邀房协研究发展郊野公园边陲用地的可行性,涉及约40公顷的用地,料可建3至4万单位。

《香港01》记者与长春社助理公共事务经理吴希文到两个选址实地视察,其中之一是位于沙田水泉澳邨东南方,占地约20公顷的用地。

长春社助理公共事务经理吴希文忧虑一旦开发郊野公园边陲地带,会为日后政府进一步的发展“开绿灯”。(黄永俊摄)

倘无干扰 水泉澳旁可变次生林

沿著水泉澳邨旁的斜路而上,经过引水道右转,仅得一条可供一人上落的石级路,短至15分钟的路程,凤蝶、白带黛眼蝶在旁飞过,小溪池里有鱼儿、蝌蚪等。吴希文坦言,该处生态价值未必很高,但细心一看,不难发现多个本地的原生品种,如润楠、岗棯及玉叶金花等,与一般靠外来品种的植林不同,“如果冇太大嘅人为干扰,慢慢咁演替,假以时日可发展成为成熟嘅林木、甚至系次生林。”

以我简单观察,生态价值未必好高,揾到好珍稀嘅物种,但系咪咁样就代表可以拎呢个地嚟发展? 咁其他郊野公园都会揾得到,如果系话呢度生态价值低而可以发展,基本上所有郊野公园都可以铲平。
长春社助理公共事务经理吴希文

马鞍山郊野公园的生态景色:

李同学指返学时间,最少要等候1架或以上的小巴。(黄静薇摄)

居民:交通已逼爆

于2015年入住水泉澳邨的陆先生直言,现时当区的交通已出现挤塞,邨内只有一架巴士可直达沙田市中心,其余2架小巴则前往沙田围及显径邨,忧虑一旦开辟郊野公园问题会更严重,“而家未发展都交通负荷超标,返工放工车车都爆。”居住当区的13岁李同学就认为郊野公园是自然环境,政府应该著力保护而非主张发展。吴希文续指,城规会于2015年将多石配水库以北的用地改划为住宅地,新住宅落成后,从平地望上去,将会有多幢住宅拔地而起,“好似成个山头霸占晒。”

大榄郊野公园的生态景色:

+1

大榄多羊群觅食 柳莺蝉鸣

同属选址之一、较远离现有住宅区的大榄郊野公园,环境更为清幽宁静,走近郊野公园范围时,瞥见羊群四散食草,柳莺蝉鸣、沼蛙和网脉蜻栖息于附近的湿地,偶有行山客和放狗的市民经过。

吴希文指大榄郊野公园的山上多外来品种,山下则较多本地树种如秋枫,但一旦发展该区,恐怕政府需兴建基建以及交通设施等配套,所牵连的面积定必更大,“身后好多林地,无论人工植林、本土物种,都会一次过被铲走。”

“郊野公园唔系咁狭隘去睇一个格仔,你要斩件式咁去睇生态价值,你一定揾到低生态价值嘅地方,但你唔会咁理解,佢哋互相系有连系,甚至有缓冲作用。”
长春社助理公共事务经理吴希文

集水区内禁发展 环团批双重破例

记者对比房协两个研究选址以及水务署的集水区分布图,发现部分用地与集水区位置重叠,根据《水务设施条例》集水区内并不鼓励任何发展。吴希文斥政府要开发郊野公园,将成为极具破坏性的先例,“它将会打破好多以前行之已久嘅规划制度同指引,譬如两块用地喺集水区入面,以往系唔会开发,今时今日你将呢条底线打破,他日其他集水区都可以用嚟发展。”

特首梁振英曾表示郊野公园以“可加可减”的方式,新增保育价值高的地方如红花岭郊野公园,而位于边陲地带的用地则可考虑发展。吴希文批评将红花岭纳入郊野公园是政府多年前开放边境禁区时所作的承诺,不能用作交换条件,“系佢欠落嚟嘅债,唔可以拎嚟做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