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医生都要识问问题? 教你6招醒目睇医生 病人有权申请病历
联合医院两名医生未有察觉好妈妈邓桂思的乙型肝炎病历,向她处方类固醇时没同时处方抗肝炎药物,导致邓桂思突然肝衰竭急需换肝。但是,普罗大众如何知道甚么药物会相冲?甚么疾病不能吃甚么药物?对医生的诊断的怀疑又应该怎样做?《香港01》搜集了以下6大睇医生须知,教你醒目睇医生。
1. 甚么病历需要告诉医生?
家庭医生郑志文指,病人就诊时需要向医生透露,曾进行甚么手术、有甚么长期病患、有没有长期或近期服食过甚么药物,供医生参考。另外,如病人患俗称蚕豆症的“六磷酸葡萄糖去氢酵素缺乏症”(G6PD缺乏症),身体无法正常分解葡萄糖亦必须披露。
外科医生潘冬平则表示,不单是类固醇可以影响乙型肝炎带菌者的病情,例如抗肺痨药物、甚至是治疗“香港脚”的抗真菌药物都可以影响肝功能,及此向医生表露患乙肝非常重要,潘冬平建议所有成年人都应该接受乙肝检查。
2. 病历以外,还有甚么要告诉医生?
郑志文指,约10%人口会对不同的抗生素、盘尼西林、消炎止痛药过敏,病人应向医生披露何时发生过药物过敏。许多药物均不建议让孕妇服用,正在怀孕或有计划怀孕的女士都必须告诉医生。
3. 有咩要问清楚医生?
香港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提醒,病人有知情权,包括医疗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收费,就医时应询问清楚治疗程序的效用、副作用、后遗症,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林志釉提醒,病人清楚知悉治疗内容后,有权接受或拒绝治疗。
4. 对诊治内容有怀疑应该点做?
林志釉强调,病人有咨询多于1名医生意见的权利,并有权向医院申请其病历。每间公立医院都有其申请医疗记录程序,处理时间约6星期。医院会以医疗记录内容多寡而收费,每1份医疗记录会收取695元,最高收费为2780元。部分医院列明会再收70元的定额行政费;有医院则列明,若经医生申请并用作诊治的医疗报告无需收费。病人可以在医管局网页下载表格和参阅详情。
5. 怀疑遇上医疗事故应怎样做?
林志釉提醒,病人在医疗服务中若遇到不合理情况,绝对有申诉、投诉权。公立医院设有两层投诉处理机制,病人可先向医院病人联络主任提出投诉;如对投诉结果不满,可以就医院裁决向医管局公众投诉委员会提出上诉。同样在私家医院遇到不合理情况时,可先向该医院投诉,若不满投诉结果可再向卫生署投诉私院。若怀疑医生涉专业失德,可以向香港医务委员会投诉该医生。
6. 我忘了自己的病历,医生可看到其他医院医生撰写的医疗记录吗?
“医健通”系统是让公营、私营医疗提供者,互通为病人储存的电子健康纪录,市民可以在“医健通”网页下载登记表格。潘冬平非常建议市民加入“医健通”,举例指曾遇过有肝癌患者因肚痛求医,潘透过系统发现患者正服用薄血药致出血,才及时令病人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