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署首办国际研讨会 盼加强各地打贪 狙击跨国经济犯

撰文: 邱靖汶
出版:更新:

在智能年代,交易理财尽在弹指间,互联网难免成为不法之徒转移资产的黑舞台,赃款跨越地域游走各洲。各地执法单位未敢轻视问题,将聚集香港交流应对方案及心得;廉政公署将连续两天(9日至10日)举办首次国际研讨会,邀请全球41地区打贪及执法代表出席。

廉署本月9日及10日,首次举办财务调查国际研讨会。(资料图片)

严打贪腐 切断财源

忠于肃贪倡廉价值,廉政公署40多年来未敢怠慢工作,调查方式亦与时并进,以对应越变复杂的犯罪环境。廉署首次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以“严打贪腐、切断财源”为题,与各地100个组织的244名代表,探讨财务调查及追赃范畴,狙击并截断罪犯的经济得益。

廉署执行处助理处长唐永德指,国际在追赃及财务调查时,基于不同的司法地区法律制度各有不同,合作时或会延长调查时间,“一拖就拖几年。”他期望,研讨会让各地单位聚首,增加了解、提升打贪成效:“面对面很容易沟通,了解到当地国际合作遇到实质的困难,协助廉署以最有效途径解决困难。”

法证会计应对财技高经济犯

随着科技发达,利益收授方式由过去直接到银行提存现金,渐渐变到有上市公司或经济罪犯玩弄财技隐藏赃款;有见及此,2011年始成立的法证会计组,工作有增无减,在个别案件中更需与调查员到大公司现场搜证,去年就协助调查63宗案件,涉及221个目标,款项高达54亿元。

署理总法证会计师吴启平指,打击这些案件须用上专业会计知识:“近数年,(罪犯)可能会用10个不同持有人的户口,经过金融投资买卖掩饰款项来源,钱也可能在港及外地银地多次返还,令财务调查更复杂困难。”当案件调查及审讯完结后,廉署的犯罪得益小组,亦会追究罪犯的收入,向法庭申请冻结或充公案件赃款,去年便冻结超过3,100万元,另外有5宗案件共8亿元资产,正等待法庭决定如何处理。

廉署执行处助理处长唐永德(中)、署理总法证会计师吴启平(左)及总调查主任柳智浩。(邱靖汶摄)
廉署共主办3项活动庆祝回归20周年。(网站截图)

研讨会庆回归显示打贪成绩

今次研讨会是庆回归活动之一,但由于只邀请的地区防贪及执法人员出席,公众无法参与,亦被指与回归主题无关、部门有滥竽充数之嫌。唐永德回应指,在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后,廉政公署打击贪污的角色有目共睹,捍卫香港廉洁核心价值。署方乐见在回归20周年之际,举办第一个国际研讨会,向国际展示打贪到社会的贡献。

唐永德提到,廉署总部下月有开放日予公众参观、了解部门工作。有关活动门票申请反应相当热烈,共接获超过6,000宗申请,须抽签派发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