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三月破近200宗食物走私案 放冰鲜肉入红白蓝袋、行李箧
全面通关后不少港人都会回乡探亲,但带手信回港时要小心触犯法例。海关今日(27日)表示,自2月恢复全面通关以来,海关于今年首3个月破获的非法进口或走私受规管食物相关案件,数目已达189宗,去年全年查获同类案件的总数接近,反映走私数字增加。
海关表示,有7成因走私而被捕的人都是香港人,而且他们直接放置冰鲜肉在行李喼或红白蓝胶袋,致该肉的血水尽岀,卫生非常差。海关呼吁市民在51黄金周切勿走私受规管食物。
海关与食环署今日(27日)召开联合记者会,报告今年首三个月的走私受规管食物的案件数字。海关陆路边境口岸总指挥官赖子荣表示,受规管食物包括未有当局卫生证明的冻肉、家禽、未经煮熟的蛋等。
他表示,于今年首3个月破获的非法进口或走私受规管食物相关案件,数目已达约190宗,当中有3宗是大型走私案件,而2022年全年只有197受规管食物走私案,2021年也只有240宗,换言之,今年只过了三个月,相关走私案数目已几近等同过去全年数字。
赖子荣指,虽然过去两至三年因为疫情令数字大幅下降,但自通关后走私活动有增加,“可以见到数字系重拾升轨。”
赖子荣又指,189宗走私案中,有174宗的被捕人是经陆路口岸入境。他指被捕人通常会放置冻肉在行李喼、行李袋或红白蓝胶袋,由于缺乏保护,所以容易变坏,“你见到啲肉岀哂血水,卫生情况系好差。”亦有被捕人放置目测50-60只生鸡蛋于一个大胶水樽,却未有好好分隔。“你见到樽底有鸡蛋已经压烂咗。”
赖子荣表示,在疫情前的走私案中,肉类走私通常占7成,而蛋则只占三成,但在今年首三个月,生蛋走私就有68%,他认为价格诱因在当中都有影响,“我哋留意到国内嘅蛋都比较平,可能有市民贪平。”
不过“贪字得个贫”,食环署风险管理首席医生周楚耀就提醒市民,不明来历的冻肉或蛋粮容易滋生微生物,最后令自己食物中毒,得不偿失。
赖子荣提醒市民,在五一黄金周期间不要以身试法,避免在内地购买冻肉或生鸡蛋等受规管食物到港。他指会在口岸派发传单,以及派出侦缉犬在不同口岸驻守。侦缉犬会在口岸以鼻“闻一闻”旅客行李,如有怀疑,海关就会邀请该旅客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