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新冠疫情传播风险 倡建全面防疫屏障

撰文: 01医务所 源栢梁
出版:更新:

走过三年多的新冠肺炎“抗疫之路”,全球各国及地区市面大致回复疫情前情况。回望这一场数十年来最严峻的抗疫战,对各地政府、病毒专家及医护团队等来说实在是一场“硬仗”,先是患者人数急升、各地无可幸免地出现一波又一波疫情、成功研发疫苗到变种病毒的出现,以至城市大规模被病毒攻陷,到今天逐渐变成地方性流行病。回首各地抗疫对策各有不同,令疫情持续的时间及规模亦大相迳庭,实在值得总结经验,为未来再有疫症来袭做好防备。

撰文:资深工程师及工程师学会前任会长源栢梁

疫情严重时,不少城市在较高传播风险的大厦内为民众作快速病毒测试。

这几年间不同国家及地区相继推出不同类型的防疫措施,目的是切断传播链及最终清空疫症至零感染,整体而言防疫措施可概括为两大类别。在爆疫初期,尚未有针对性药物及疫苗等“药物介入式”措施出现前,主要采用“非药物介入式”防疫,包括强制市民佩戴口罩及禁止群众集会等保持社交距离设施,疫情严重时更有不少城市作出封控,甚至闭关,不少国家及地区曾透过这些措施成功地控制了数波疫情的扩散。

在疫情大规模爆发时,部分城市作出强制性边境检疫措施,并聚焦非药物的防疫策略去控制疫情。

不过,防疫措施推出的缓急亦要考量疫情对民众健康、社会经济及对公共医疗系统承受能力的影响等,现时民众经多轮病毒变异的冲击,重症率和死亡率已大大降低,新冠肺炎亦逐渐变成一种地方性流行病,做就社会达至全面复常的局面。复常并不等于新冠病毒不会再出现,其症状及病亡率仍需持续注意。

从病毒传播途径方面,已有不少学者亦有作出研究。新冠病毒早期被认为是以飞沫传播,及后被世界卫生组织修订为有限度空气传播。有流行病学学者于1978年建立的“感染数值模型”便有助从科学层面预测空气传播感染疾病风险,以评估室内空气对不同群组感染风险的影响,被称为“Wells-Riley感染传输方程式”。

专家建立此方程式是为了确定当有感染者存在时,未被感染人群在同一室内空间内被空气传播疾病的可能性,而要作出计算需掌握不同资料,包括感染者数量、每人平均呼吸率、传染病的量子生成率(亦可视为一种量化个别病毒的毒性指数)和冷暖通风系统的新鲜空气流量等。

不少城市快速建成检疫隔离设施作出病毒封控。

Wells-Riley方程式为“P= C/S = 1 - Exp(-(Iqpt/Q))”,当中“P” 为感染机率、“C”为感染人数、“S”为易感人数及“I”为感染者数量等;至于其余不同代号则等于感染者的量子粒子产生率“q”、未感染者呼吸量“p”、室内通风量“Q”及未感染者在室内暴露时间等“t”。若要达至低的感染率,做法是使到 “Iqpt/Q”的分子值“ Iqpt”最细化及分母值“Q”最大化。即是要降低或减少I、q、p、t 每个参数的数值,同时增加Q的数值。

透过这个方程式可将感染路线具体化,得出不同防疫对策,如避免感染者接触到未被感染人群最直接方法是筛选及隔离,透过个人检测及医院隔离等,甚至可封城或关闭边境去控制传播。另外,若能控制太多人出现在同一空间内,及避免人流在同一空间停留太久亦有效防疫,故政府会关闭社交场所,亦会限制食肆开放时间等。

整体来看,佩戴口罩仍算得上是最基本的防疫措施,故有些地区即使有意想放宽口罩令,均较保守地逐步放宽,并鼓励市民按自身情况考虑是否继续戴口罩。其实全球封城等严厉防疫措施难免对市民带来不少影响,但若能总结过去抗疫经验,同时各地专家可进一步提高人口免疫能力,如透过全面接种疫苗等建立更大型的混合免疫屏障,可避免再有疫症时医疗系统崩溃,为日后抗疫带来好处。

《01医务所》与资深工程师源栢梁合作,逢周一推出专栏“源途有你”,分享工程与医疗的大小事。

源栢梁一直以推动工程界专业发展为己任,是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任会长。数十年专业路途,著实值得回忆,亦深信后来者或可从中领会工程专业要点所在。源途有你,就让大家一起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