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罕见病患者诉苦 每年药费高达400万元 吓怕病人有针不敢打

撰文: 李慧妍
出版:更新:

“我真系唔想死!我唔甘心,我依家先只系30几岁,就要俾个病折磨我去死。”患罕见结节性硬化症的36岁单亲妈妈池燕兰,上月出席立法会公听会,这番说话再次引起社会关注,要求医院管理局对昂贵的治疗药物加入药物名册。
现时香港仍有不少无助的“池燕兰”,有患“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的青年指,每年药费高达400万元,即使医管局计划将该药物纳入关爱基金安全网的资助项目,惟病人仍要支付数十万元,亦难以负担。病患组织举例台湾一年资助7,500名罕见疾病患者,开支约为10亿港元,质疑港府储备足够也不愿“救人”。

池燕兰出席立法会公听会后不足2周病逝,当日的发言成最后泣诉。(香港罕见疾病联盟fb截图)

年约30岁的方先生接受电台访问时表示,于12岁确诊患上罕有疾病“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一直以输血治疗及口服类固醇药物等改善症状,却是“治标不治本”。他指,近年国外以“依库珠单抗”治疗,效果理想,惟每年药费高达400万港元,对一般港人而言,根本是难以负担,“外国以全资助该类病人治疗,但香港就算纳入撒玛利亚基金,通过审查机制后,病人每年仍要负担数十万元药费,加上是要一世打针,昂贵费用会吓怕病人有针不敢打。”

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PNH)为血科罕见疾病,患者因血红球细胞突变,易出现溶血情况,引致严重并发症如血栓等,并会突然死亡。方先生坦言:“好怕突然并发症死亡,为何医管局说该药很好,符合成本效益,但对我们支援仍然很少?”

在医疗体制之内,罕见病人容易像人球般被抛掷于不同专科。(资料图片)

香港罕见疾病联盟会长曾建平认为,部分治疗罕见疾病的药费可高达百万元,对于病人而言难以负担,但就质疑政府“库房储备一万亿元,是否连为数不多的病人每年的药费都资助不起。”他举例2015年台湾政府向患有罕见疾病病人资助41亿元台币(约10亿港元),有7,500人受惠。

他估计本港约有2,500名罕见疾病患者需要资助,港府也只需3亿元,认为不会占用医管局过多开支,“政府说要计算成本效益,是否可对特别的患者,再额外划线支援他们。”

香港结节性硬化症协会主席阮佩玲指,政府应尽快界定罕见疾病定义,及在关爱基金资助增加资助用药的罕病种类,降低用药门槛,在7月1日前落实资助4种罕见病患者的药费,包括结节性硬化症、黏多糖症4A型 MPS-IVA,以及两种尿毒症: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医管局代理联网服务总监张子峰出席电台节目时指,现时临床数据显示,使用新资助药物期间,会有四至五成病人减低肿瘤增生,良性肿瘤亦会收缩,但未能完全根治。由于未知药物能减低多少并发症出现,他续说,专家小组正讨论治疗方案,病人何时先做手术,及服用药物仍无效,需何时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