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医生:一日开几十人份量“梗系滥开” 靠申诉人顶证追查

撰文: 谭皑璧
出版:更新:

深水埗一间诊所门外疑有多人排队看医生后,获取处方减肥药Panbesy再转售图利。有专科医生认为,有专业操守的医生绝对不会向病人处方Panbesy,事件明显看到有人“滥开”药物,但要监管必须有申诉者向医委会投诉及举证。另有药剂师指出,要证明医生有否涉及滥开减肥药物很困难,更不讳言“可能真系要食死人”,才能引起当局关注及介入调查事件,一般只能从医生道德方面,交由市民自行评价。

香港肥胖学会会长周振中强调,Panbesy推出时只有三个月临床医学数据,一般有专业操守的医生都不会使用。(资料图片)

本身是内分泌及糖尿病专科医生的香港肥胖医学会会长周振中指出,Panbesy含有芬特明成分,属于兴奋剂,虽已面世超过半世纪作减肥用途,但推出时只有三个月的医学临床数据,以今时今日的医学角度判断,一般有专业操守的医生都不会处方或建议病人服用。

临床数据少欠安全 一般医生不建议服用或处方

他强调,如果求诊病人只是仅仅超重,或为改善外观,医生多数建议从控制饮食、多做运动等改变生活模式方面入手,现时医治肥胖症,主要使用安全又有效医治糖尿病的肠泌素针剂,但这类针剂药物价格高昂,且不是简单药物,并非普通家庭医生能够使用。

问到每日有数十人排队声称减肥,并获取须医生处方的Panbesy,当中有人是否涉有滥开药物之嫌,周振中称不评论涉事医生的相关行为,但他同意有关情况:“咁梗系滥开啦!”周振中表示,现行机制有监管医生的专业操守,但一定要有申诉者向医委会投诉。

医生:事件不寻常 吁追查病人药物去向

家庭医生林永和亦认为事件“有啲唔寻常”,或可能涉及医疗专业上的行为问题,值得相关部门深入了解。他形容一般医生不会处方Panbesy,因为只有短期效用,如要控制体重,最重要长期靠饮食习惯和运动配合。即使医生认为病人有医学上原因的需要使用Panbesy,每次只会处方一至两星期的份量,甚至最多一个月份量,若长期使用超过三个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副作用,包括失眠、焦虑及引致心血管病,甚至上瘾。

他指出,有人在诊所门外炒卖减肥药,责任的确是买药和卖药人士问题,但医生在专业上亦有责任做好登记名册,在危险药物登记名册上清楚列明病者姓名、住址及联络电话,还有处方份量及原因。

他同意行内会有害群之马,若医委会收到相关投诉,并非没有办法监管及追查个别医疗行为,例如可寻找登记名册上的病人查问,及翻查病历纪录了解当时有否恰当地诊症,但要定期巡查则较难。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指,要监管医生操守难度高,除非涉及死亡或有多人投诉及举证,否则只能靠市民自行判断。(资料图片)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指出,Panbesy的唯一效用是控制体重,其成分芬特明的化学结构与安非他命相似,属于最严格监管的危险药物,必须由医生临床诊断处方。根据国际指标,若求诊病人的BMI达到30或以上,或者本身BMI超过27,并因肥胖影响出现“三高”(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症状,透过建议饮食和运动配合仍无效用,才会处方减肥药物。

监察医生操守难度高 须多人投诉举证

若要处方Panbesy,医生必须先为病人磅重计算BMI及向病人查询病史,包括有否怀孕、喂哺母乳、患有肺高血压、青光眼、心衰竭、心律不齐、中风及有高血压等,若有任何一种症状,都绝不适宜Panbesy。

他不讳言,其实监管危险药物的法例一直存在,但当中仍有漏洞,容易被人利用“灰色地带”进行非法商业活动,须由警方调查及执法。至于监察医生的操守问题难度更高,尤其要证明有否涉及滥开减肥药物,可能需要多位涉事病人向医委会投诉、举证。

崔俊明指,医委会绝不会无故去监察一位医生如何诊症或质疑其处方判断,即使有关医生疑似滥开药物,仍可以“非适应症治疗”的原因“解画”。他坦言:“可能真系有人死咗,先可以引起当局关注及介入调查,现阶段只可以喺道德上,畀市民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