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楼盛行 市建局新盘拟设共用洗衣及储物房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近年本港新盘愈㓥愈细,“纳米楼”成为新趋势。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今日(30日)撰写网志,指住宅单位面积愈趋细小已成大趋势,建议日后重建项目加入共用设施,例如自助洗衣和储物房,使居民可更善用单位空间。
韦志成指出,市建局的重建项目,大部分属於单幢式楼宇,面对市场对住宅单位的庞大需求,加上市建局的重建项目已没有增加地积比空间,认为细单位成为主要供应来源是“大势所趋”。市建局建议在未来重建项目设立“共用设施”,在有限的空间内改善居住质素。
发展智能“悭位”家具
他提出,可利用大厦平台或地牢位置,设立共用储存空间(Community Storage Spaces),住户可将衣物、被褥、暖炉、抽湿机等季节性物件,存放到大厦的“共用储存空间”,省却租用迷你仓的开支之余,又可释出居住空间。
此外,他亦留意到24小时营业的自助洗衣店在香港发展,认为一人或年轻夫妇的二人家庭,一星期可能才使用洗衣机一至两次。他建议在大厦设置自助洗衣的设施,以成本价供住客使用,就可免却安装洗衣机在厨柜内,腾出空间作其他用途。
另一方面,市建局拟在细单位内引进一些机械式家具 (Robotic Furniture) 作研究,即设计出融合电视柜、电脑桌、衣橱和床舖等集多功能于一身的机械式家私系统,随时改变单位的空间,以及拉出自己需要的家具。
不过如要在大厦内设置洗衣房和储物空间,需配合大厦的消防设施和要求等,现行的《建筑物条例》并没有相应的楼面面积宽免,换言之,如为住户提供共用设施,便须要牺牲部分的住宅楼面面积。市建局亦考虑在项目的开放式或一人单位的示范单位,展示机械式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