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屿|土拓署5点反驳环团质疑:填海造地我哋唔好睇外国
发展局去年底公布“明日大屿”交椅洲人工岛填海方案后,接连出文反驳环保团体的质疑,遭天文台前台长林超英批评点名批评局方态度“高高在上”和“唯我独尊”,绝不可取。
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方学诚联同规划署署长钟文杰,今日(2日)举行传媒简介会,强调最新的三岛方案已能避开生态价值高的石珊瑚群,三岛间约200米阔的Y型水道亦能保持现有水流,又强调现时的水深和海泥厚度与以往项目类似。
对于林超英批评当局提出的近岸填海成功案例可比性的质素,当局则指,两者的技术类似,直言“已克服晒技术性问题”,不会“烂尾”,称“我哋唔好睇外国”。
绿色和平批评,土拓署以“纯工程技术问题”,淡化社会对“明日大屿”填海的质疑,批许做法是“转移视线”,而外国的例子证明填海的必要性成疑,最终会导致“烂尾”,促请当局在公众咨询期间,正面回应社会的疑虑。
▼3月2日 “明日大屿”交椅洲人工岛传媒简介会▼
方学诚表示,当局的生态调查显示,在交椅洲、小交椅洲和周公岛的沿岸浅水地方,发现到石珊瑚群组,“都有大约200米嘅阔度”,形容范围较大,生态价值亦较高,为避开有关石珊瑚群组,当局最终以三岛方案填案,提供一条阔约200米的Y型水道。
为避开石珊瑚群组 建200米阔Y型水道
他续指,200米的水道已很阔,“比而家嘅城门河阔少少”,令日后的水流速度可以合乎填海一带所需,强调“加埋做咗我哋三个岛之后,个(水流)变化系轻微。”
对于绿色和平及本土研究社发表全球人工岛研究的报告,指海外项目的“烂尾”率极高,质疑交椅洲人工岛填海的成效。方学诚则指,“填海造地,我哋唔好睇外国”,强调本港有足够的填海经验。
他又反驳林超英指近岸填海与人工岛填海无可比性的质疑,方学诚指,两者的填海技术类似,又指“大同细其实分别唔大,最主要正如我所讲,水深系一个考虑,更加重要考嘅虑系海泥嘅厚度。”
香港累积多年填海经验从没烂尾
他说,机场第三跑道和东涌东填海区的水深,前者平均约为4至8米,后者则为3至5米,而石鼓洲填海则达12至15米,强调与今次相若,达11至12米水深的项目“以前都做唔少”,而今次项目海泥厚度约20米,与上述的项目类似:“咁多年我哋香港累积咗咁多经验,如果有啲朋友讲‘烂尾’?冇呢啲咁嘅情况,从来都冇出现过,全部都系完成!”
▼明日大屿最新概念图▼
CBD3采“垂直混合用途概念”于一厦
钟文杰则提到,交椅洲人工岛的A岛将会发展成第三个核心商业区(CBD3),并会以“垂直混合用途概念”规划,亦即住宅、商业和零售会设于同一幢大厦。他解释,疫情后,不少办公室被丢空,失去活力,故垂直混合概念能令CBD继续充满朝气,而法国等地已开始流行有关规划。
他续指,三岛合共可提供最多21万个单位,将可容纳50至55万人口,与沙田马鞍山相若,但由于人工岛是新造的土地,在规划上无制肘,故有信心可做到CBD3和原区就业的理念。
“明日大屿”公众咨询月尾结束
“明日大屿”的公众咨询将于本月尾完结,方学诚透露,有关专题网站至今录得约7,000个点击率,6个展览馆合共有约9,000参观人次,至今合共接获200多个意见,当局将会整合有关意见,并改善现有方案。
绿色和平表示,当局拟用Y型水道避免对生态造成影响,惟海洋生物对水底环境条件敏感,忧虑单靠Y形水道无法妥善保护附近重要性较高的石珊瑚群;加上填海工程更动辄进行数十年,期间所使用的工程船、机器等亦会污染海洋生态,强调填海对环境的影响无法逆转。
该环团续指,土拓署今日将社会上对交椅洲人工岛于规划、财务、环境、违规、工程的五大质疑,淡化为纯工程技术问题,批评做法是“转移视线”,强调明日大屿规模庞大,与香港过往的填海项目,在规划、技术、用途、所需的基建配套等,难以相提并论,而海外例子近八成“烂尾”,反映了填海的必要性成疑,忧虑本港将重蹈覆辙,促请政府在正面回应社会的疑虑前,别硬推填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