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屿|三岛概念图曝光 料最多建21万伙住宅 起铁路驳洪水桥
“明日大屿”三岛方案概念图曝光!《香港01》早前接获消息指,交椅洲人工岛最新方案由两岛变三岛。发展局今日(20日)公开中部水域人工岛研究文件,证实三个人工岛选址在较浅水的北、西、南面,设有100公顷核心商业区,并以“15分钟生活圈概念”作卖点,预料整个计划可提供19万至21万伙住宅单位当中住宅占地250公顷,仅占整个填海用地25%
交通方面,当局拟建全长达30公里的铁路,途经港岛西、人工岛、欣澳、屯门东,并伸延至北部都会区的洪水桥;并会增建港岛西至大屿山东北连接路,全长约13公里,文件形容将会是首条毋须经九龙来往香港岛和新界西北的主要干道,预料将会在2033年竣工,以配合首批居民入伙期。
▼明日大屿最新概念图曝光▼
最新文件指,初步建议1,000公顷的交椅洲人工岛将由三个岛屿组成,当中A、B两岛均约380公顷,而C岛则约240公顷,并以“Y形”水道分隔各岛。文件指,“三岛设计”的布局能避开交椅洲、小交椅洲、周公岛及坪洲沿岸具生态价值的石珊瑚群落,而的“Y 形”水道能保持邻近水域的水流适度流动,故能应对填海对水质和生态的影响,亦能减低城市热岛效应。
至于填海地点,文件提到,建议在较浅水的水域填海,故选定在北面、西面和南面水深平均约8米处填海,而较为深水的东面(水深约12至15米)处则避免填海。文件提到,当局环境影响评估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拟议填海工程在生态和渔业方面没有不可克服的问题,并会考虑在岛上加入离岛文化旅游元素,例如渔人码头,为本地渔业界提供升级转型机会,政府亦会检视向受本港水域海事工程影响的渔民发放特惠津贴的机制。
▼明日大屿计划▼
人工岛规划方面,核心商业区占地共约100公顷,占整体填海用地约一成,当中包括商业、住宅、文化康乐、休憩及与出行相关等不同用途,文件称,位处A岛东面,享有较近港岛的地理优势,将提供约400万平方米的商业总楼面面积。
人工岛标榜以“15分钟生活圈概念”规划7个宜居生活社区,将以环保集体运输系统连接,并由蓝绿走廊分隔,沿岸更设有绿化海滨长廊。每个社区会占地约80至100公顷,并以环保集体运输系统车站为中心。
文件提到人工岛的发展参数,拟规划作居住用途的土地仅占约250公顷,即占整体25%,而与道路、交通相关的用地占的比重同样为25%。当局初步建议在人工岛上兴建约19万至21万个住宅单位,公私营房屋比例为七比三,预料可容妥纳50万至55万人口,并提供27万个就业职位,当中20万个就业职位位于核心商业区。
在交通方面,当局初步建议的走线接驳现有或规划中的主要干道和铁路,往西连通香港国际机场、珠海和澳门,往北连通北部都会区、前海和深圳,往东连通九龙西,而往南则连通港岛西和中环,当中港岛西连接路拟于填海工程开展期间同步动工,预料2033年竣工,以配合人工岛首批居民的入伙期。
当局亦拟将铁路向北延伸至洪水桥并接驳规划中的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港岛西至洪水桥铁路全长约30公里,在人工岛A岛和C岛各设一个车站,铁路途经港岛西、人工岛、欣澳、屯门东,并伸延至北部都会区的洪水桥,接驳至规划中的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
至于环保集体运输系统,当局初步建议于人工岛C岛预留位置设置车厂,并于岛上合适地点转乘港岛西至洪水桥铁路。此外,人工岛内各社区将设有新一代运输交汇枢纽,并以此为中心,方便乘客转乘各种模式的交通工具,以连接各社区,从而让公共交通服务能有效地覆盖交椅洲人工岛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