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食墟】“趁墟、起筷!”陈皮鱼蛋排长龙 盼放宽明火限制

撰文: 邓栢良 洪琦琦 黎静珊
出版:更新:

【4月15日20:00】陈皮鱼蛋、豆腐花、狗仔粉、掠拌小吃等多档小贩已提早售罄。首个明火熟食墟终于在周六(15日)、周日(16日)一连两天开幕!小贩摊档继新春后,再次于深水埗街头烹调美食,引人垂涎的香气笼罩九江街海坛街交界。觅食的老饕川流不息,于沙嗲串烧、狗仔粥、陈皮鱼蛋面前双眼发亮。是次为政府继新春熟食墟后,再让民间团体举办食墟——2017复活墟市,更是当局首次批准使用明火煮食。

“2017复活墟市”周六下午2时正式开幕,有超过百名市民到场参观,人头涌涌。 (洪琦琦摄)
下午3时正,民间关注团体、立法会议员、区议员和不少档主到场参加开幕典礼。 (洪琦琦摄)

近年小贩遭食环严厉打压,当局务求消灭小贩衍生的问题,却让基层社区失去活力;小贩亦失去以一技之长赚取生计的希望。民间团体多次争取后,今年新春促成首个无火熟食墟。但电磁炉“火力”有限,团体再次争取,终获深水埗区议会开绿灯,允“2017复活墟市”有限度使用明火,使用轻便型卡式瓦斯炉煮食。虽然牌照所限只能翻热预制食物,但档主和市民都反应正面,乐见政府从善如流,向目标一步步迈进。

受牌照所限,档主只能使用轻便型卡式瓦斯炉煮食,所以只能翻热预制食物。 (洪琦琦摄)
有档主认为火势太微弱。(洪琦琦摄)

一连两日摆档 市民到场发掘美食

“2017复活墟市”于周六下午2时正开始,首日熟食档则4时才营业,但不论是干货或熟食档档主都急不及待提早到达深水埗九江街的“见光墟”打点一切,架设摊位、装饰档口、摆放货品,忙个不停。附近街坊亦纷纷入场,到墟市发掘“美食”及精美货品。直至下午3时,民间关注团体、多名立法会议员、区议会议员及不少档主则出席开幕典礼,并手持筷子、碗子,大叫“趁墟、起筷、趁墟”,希望墟市能顺利举行。现场有超过百名市民,豆花、沙嗲串烧狗仔粥、陈皮鱼蛋面等摊位前更有长长人流。

+2
有大火的话,食物的烹煮方法也会不同,够猛火才能好吃
“肠粉大皇”曾启新

小贩盼放宽明火限制 议员倡区区有墟市

墟市商户“肠粉大王”曾启新认为,举办墟市可帮助改善小贩的家庭环境,并期望政府当局如再次举办墟市,应放宽使用明火的限制,因现时牌照只容许小贩翻热预制食物,“有大火的话,食物的烹煮方法也会不同,够猛火才能好吃”。

一向关注小贩议题的立法会议员刘小丽首日亦有撑场,她指市民应有营生权,能够购买廉价又属于社区的产品,而今次筹办墟市困难重重,要靠有心人坚持才能成功,她希望未来香港可以做到区区有墟市。罗冠聪则指墟市能够辅助弱势,重启社区关怀,社区若要有凝聚力和廉洁,则每区都要有墟市。

单亲妈妈阿欣和女儿心心出售自制的驱蚊砖和驱蚊水。 (洪琦琦摄)

今年墟市免租 单亲档主初尝摆卖滋味

单亲妈妈阿欣表示,今年第一次参与复活墟市,她带著自制的驱蚊砖和驱蚊水,连同一些杂物到墟市上售卖。她透露,数年前见女儿心心对市面很多驱蚊产品敏感,因此主动翻查资料自制驱蚊产品。她表示,由于自己独立养育女儿,没有资金租舖,多年来都只能经营网上商店。今年的复活墟由于不需舖租,让她有机会初尝摆卖的滋味。

串烧档难敌扫荡加租失生计 沙嗲婆母子档街头复出

长期抗争小贩档终有明火 政府取态由打压变share

2017复活墟市于15及16日下午2时至晚上9时,在深水埗九江街海坛街交界闲置用地举行,有36个干货档、14个熟食档,美食超过28种。主办团体包括关注综援低收入联盟、深水埗见光墟关注组及重现街道熟食文化关注组,他们期视发挥社区人士所长,为基层提供可负担的消费及娱乐,并共享社区公共空间,由下而上的墟市政策打开新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