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医学院四篇冠状病毒论文撤回 涉影像出错 袁国勇:深感抱歉
香港大学医学院五篇研究论文,包括四篇与冠状病毒相关的论文突撤回,研究曾被质疑部分影像资料出错。相关研究内容未有涉及病人治疗,主要与动物冠状病毒基因排序有关。
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今日(2日)接受访问时承认撤回相关文章,并解释在得悉内文有多个Western blot (蛋白质印迹)相似后,自己已就事件进行调查,发现部分蛋白质印迹确实十分相似,故向当日一同做研究的同事了解情况,估计是在扫描蛋白质印迹到电脑时,将不同样本混合或重复样本。
他强调,相关论文研究内容不涉及病人治疗,并且不影响往后之研究,其中多篇论文之数据结果,曾获得领域内其他研究团队的独立印证,而由于当年研究所用之冷藏血清样本已耗尽或按程序销毁,无法再重做实验,故才决定撤回论文。
他续指,自己作为研究的通讯作者,对事件责无旁贷,就出错深感抱歉,往后发表的论文均会用最新的软件技术检视研究图像,确保无误才会发布。
香港大学表示,得悉七篇于2004至2014年间发表的学术文章,当中部分影像被指相似度超乎预期,有关文章的作者包括袁国勇教授。大学已按既定程序展开核查,有关文章的作者亦覆核其著作,并决定撤回相关论文。
经详细核查,大学确认有关影像的处理存在失误,已向相关文章的通讯作者作出警戒,并会对相关人士作出适当处分。
港大重申对学术要求严谨,对研究水平和操守秉持高标准。所有港大的研究人员必须对其研究志业尽心尽责,掌握研究领域的最佳指标,确保同类事件不会再发生。
港大五篇研究冠状病毒的论文突在上月31日被撤回。五篇论文分别在2004至2014年期间发表,研究内容未有涉及病人治疗,大部分与动物冠状病毒基因排序及病毒蛋白研究有关。其中一篇更广为人认识的是,在2014年关于海豚冠状病毒的研究文章。
香港大学研究团队当时在三只印太洋瓶鼻海豚的粪便样本中发现丙型冠状病毒,并将其命名为瓶鼻海豚冠状病毒HKU22(bottlenose dolphin CoV、BdCoV HKU22),其基因组与SW1病毒高度相似,但刺突蛋白S与膜蛋白M的序列相似度较低,分别仅有约74%与85%,而带有此病毒的海豚皆未出现明显症状。此研究将SW1病毒与瓶鼻海豚冠状病毒HKU22归为丙型冠状病毒属的一新种鲸豚冠状病毒(Cetacean coronavirus)。
荷兰微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前研究员伊丽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在八月一日在Twitter发布贴文,曾质疑相关论文部分影像资料Western blot (蛋白质印迹)跟其内文不同影像之相似度超乎预期,并已将相关发现在2017年时已呈报予美国微生物学会及《Journal of virology》。
记者向袁国勇教授查询事件,他承认撤回文章,指自己在八月一日收到有电邮告知,自己曾发表超过一千多篇学术论文之中有七篇论文,部分研究影像资料Western blot 蛋白质印迹,跟其内文不同影像之相似度超乎预期,“ 蛋白质印迹系咩呢,就好似我地嘅快速抗原检测或 RAT咁,但佢阳性测试只系一条线,阴性测试就无线。”
他在得悉事件后已在同日重新检视所涉影像,发现部分蛋白质印迹确实十分相似,“放大嚟睇有几个嘅background确实好似”,故向当日一同做研究的同事了解情况,估计是在扫描Western blot (蛋白质印迹)到电脑时,将不同样本混合或重复样本,“因为要续个续个Scan摆上网可能果时mix up(混合)或者duplicate(重复)咗。”
他已就事件主动联络相关学术期刊之编辑,表明愿意主动撤回论文,而除了已完成审批撤回的五篇文章外,仍有两篇包括一篇与发现蝙蝠带有的冠状病毒 (与SARS无关)相关的研究正申请撤回。他解释,撤回是因当年研究所用的冷藏血清样本,在期刊出版后七年,已耗尽或按程序销毁,无法再重做实验。
不过,他强调相关论文研究内容不涉及病人治疗,并且不影响往后之研究。其中多篇论文之数据结果,曾获得领域内其他研究团队的独立印证,以在海豚发现冠状病毒研究为例,美国亦有类似的研究有同样发现。
他表示,自己作为研究的通讯作者,曾核对过研究每只字及影像资料,但却“睇漏眼无发现图片出错”,对事件责无旁贷,就出错深感抱歉,往后发表的论文均会用最新的软件技术检视研究图像,确保无误才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