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猫眼12月营运城市售票网 邀会员转资料 康文署:资料存香港

撰文: 陈淑霞
出版:更新:

腾讯旗下的“天津猫眼微影科技”(下称“猫眼”),早前成功承投康文署票务系统“城市售票网”七年营运权,惟新系统开发受阻,未能如期与原有承办商“ 购票通”(Cityline)交接,署方需另斥866万元公帑,续用旧系统。
《香港01》发现,“购票通”近日向会员发出电邮邀请,表明将会进行系统升级,及迁移至新平台,并询问其转移个人资料意愿。不过有用户质疑电邮真伪,亦担心转移个人资料存安全隐忧。
康文署回复时确认事件,指预计新系统于今年12月投入服务。发言人表示,合约要求承办商符《私隐条例》,包括转移会员资料,强调新系统的整个基建设施在香港设立,而营运所得的所有资料均属康文署所有,并将储存于香港境内,及受多重防御措施保障。

“购票通”近日向会员发出电邮邀请,表明将会进行系统升级,及迁移至新平台,并询问其转移意愿。(用户电邮截图)

延伸阅读:

“购票通”合约将营运至今年11月尾

“天津猫眼微影科技”前年以9,170万元向康文署投得七年合约,并原定于今年1月接手,为城市售票网提供新的票务系统及营运服务,该合约要求新系统需同一时间处理不少于3,000个用户,在热门活动首日开卖时,更要自动提升至可同时处理10万个用户。

不过,《香港01》早前揭发“猫眼”延迟半年仍未与“购票通”交接。由于新系统未完成开发,并出现“真空期”,康文署遂在今年5月,再以866万元与“购票通”签订短期合约,以营运至今年11月尾,惟署方并无交代“猫眼”需否按合约条款要求,为延迟启用缴交罚款。

随著社会逐步复常,演唱会及舞台剧等现场演出亦接踵而至,人气组合“MIRROR”早前首尝以实名制售票,结果城市售票网“大塞车”,更突显系统负荷能力更新需求。

同意转移资料可用新系统个人化功能

《香港01》发现,城市售票网今个月起陆续以电邮通知会员,指将会进行系统升级和迁移至新平台,并征询会员同意迁移帐户资料与否,又指同意者将可使用新系统为会员而设的个人化功能。

用户不转移资料 日后可用非会员登入

电邮又强调,若用户没有按下超连结确认,其资料则不会被迁移至新系统平台。日后使用城市售票网新系统购票时,仍可选用非会员登入,或重新登记成为会员。不过,有会员忧质疑电邮真伪,及转移资料的私隐安全性。

翻查购票通私隐政策,当中列明会员的个人资料,可供维护及发展购票通的业务系统及设备,包括测试及升级该等系统。

康文署:会员没有同意确认资料不会迁至新平台

康文署回复指,新系统的开发、测试和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预计于12月推出及开始营运。推行日期及详情会于稍后另行公布。

发言人称,为配合系统切换筹备工作,康文署委托购票通在10月透过电邮征询城市售票网会员是否愿意将其存于现时城市售票网的会员帐户资料迁移至新的城市售票网系统平台,以便在新系统保留其现时的会员帐户,继续使用专为会员而设的个人化功能。若有关会员没有表示同意确认,其会员资料将不会被迁移至新系统平台,在日后使用城市售票网新系统购票时,可选用非会员登入,或重新登记成为会员。

至于“猫眼”需否就延期罚款,署方重申开发进度受到包括疫情在内的不可预计因素影响,引致“猫眼”未能安排项目团队的内地工作人员来港直接参与新系统的设计和测试的安排,及全球原材料短缺和运输延误而影响系统硬件的交付日期等,遂根据合约内署方可要求修订实施计划和有关不可抗力情况等条款,按实际情况调整了新系统的实施时间表。

承办商需确保顾客个人私隐得到保护

转移资料的安全性方面,发言人指,一向要求城市售票网承办商确保顾客的个人私隐得到保护,并保证交易资料绝对保密。根据合约规定,新系统承办商必须符合政府为资讯科技系统及相关服务而制定的有关用户个人资料私隐、系统保安和网络安全的要求,其中包括必须符合《个人资料(私隐)条例》(香港法例第486章)下的保障资料原则及有关收集、使用、保有、转移及查阅个人资料的规定,并由合资格的独立顾问进行私隐影响评估及保安风险评估。新系统的整个基建设施在香港设立,而营运所得的所有资料均属康文署所有,并将储存于香港境内,及受多重防御措施保障。

私隐专员公署则指,不评论个别个案。发言人提到,一般而言,在使用个人资料方面,根据《个人资料(私隐)条例》下保障资料第 3 原则,除非得到资料当事人的自愿及明确的同意,或资料使用者根据情况而引用《私隐条例》下的相关豁免条款,否则个人资料只限使用(包括披露和转移相关资料)于收集时述明的目的或直接相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