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处研AI分析软件 迅速识别航拍照中失踪者 节省75%时间
撰文: 孔繁栩
出版:更新:
港人近年热爱游山玩水,意外亦随之大增,今年首9个月已录得684宗攀山拯救个案。消防处为提升搜救效率,斥资30万元新研发人工智能分析软件,能迅速侦测过千张航拍照片内的人体,由以往要8小时的肉眼分析,大大缩减至2小时,节省75%时间,指挥室亦能准确派员到达被困者位置。消防处指AI软件即将投入服务,未来会提升能力,包括识别失踪者的衣着特色。
消防处去年录得951宗攀山拯救事故,较2020年602宗大增近六成,今年首9个月亦已接获654宗,每年有十多宗失踪个案与独自行山有关,个别伤者可能偏离主要山径,被困悬崖峭壁难以发现,最终失救。
+4
斥资30万元研发 每5秒素描一张相
为提升搜救能力,消防处早前与初创公司合作,投放30万元研发AI分析软件,在实际拯救行动中,无人机会根据预设的规划路线,于40分钟内拍摄1500张航拍照片,面积大约1平方公里,照片会传送至电脑,由AI进行分析,大约每5秒素描一张相片,准确标示出疑似人体,即使卷曲身体亦有机会侦测。
2小时侦测过千相片 准确派员搜救
消防处助理消防区长(特勤支援队)王德辉表示,以往消防人员要凭肉眼检视逾千张航拍照片寻找失踪人士,动辄至少8小时,而同一时间,亦需出动大量人手进行地面及直升机搜索,在AI辅助下,约2小时就能完成分析过千张照片,大大节省时间,即使有机会误判死物为人体,但消防处认为宁滥勿缺,经进一步确认后,就能即时准确地派员直往搜救。
消防处高级土地测量师(资讯科技管理组)王正琪指出,AI已于狮子山、飞鹅山、狗牙岭等热门山径受训,曾测试分析60张没有人体的航拍照片,结果有65%准绳度,未来会安排AI到其他山野,扩大资料库,提升侦测能力,消防处亦希望能提升AI识别能力,包括衣着、背包、帽子等,甚至可以分析热成像,以标示躲在密林下的被困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