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危”红衫鱼价十年翻两倍 手掌般大16蚊条 市民叹唔舍得食

撰文: 张雅婷
出版:更新:

饭桌上的茄汁煎红衫鱼伴随无数港人成长,不过,这道家常小菜已随时代变迁变得愈来愈贵。《香港01》翻查红衫鱼批发价,发现去年已涨价至68元一公斤,较10年前贵近两倍。批发价贵,零售价也不遑多让,一条3吋长红衫鱼叫价16元。红衫鱼价十年翻两倍,原因可能是这物种已步向灭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指,由于渔民过度捕捞,红衫鱼现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易危”品种,呼吁港人避免购买或食用。有街市商贩表示,渔获减少直接令售价上涨,预料下月(5月)休渔期开始,红衫鱼售价将进一步推高。

红衫鱼普遍售价为4元一両,图中10条红衫鱼就要花近百元。(张雅婷摄)

渔护署数字显示,红衫鱼的平均批发价由2007年每公斤23.08元,急升近两倍至去年每公斤67.87元。《香港01》记者本月4日到荃湾杨屋道街市视察,街市的红衫鱼普遍售价为每両4元,一条比成人手掌还要细的3吋长红衫鱼重约4両,就要花上16元。

雄记海鲜负责人何小姐就指,红衫鱼售价上涨,10年前是按斤售卖,约20多元一斤,即每両只约2元。不过,随著近年渔获减少,红衫鱼售价亦“翻几翻”。一道茄汁煎红衫鱼又要多少制作成本?记者数数手指,3条手掌般大红衫鱼加两个蕃茄,就要接近50元。

何小姐的鱼档亦有较便宜的红衫鱼,一份5条售40元。(张雅婷摄)

售价贵了,鱼的体积却“缩水”。何小姐续指,曾见过红衫鱼有12、13吋长,重4斤半,但一年或许只有一条。WWF亦指,红衫鱼一般可生长至最少35厘米长,但在市场上却很难发现这个长度的红衫鱼,且近年其大小更有下降的趋势。虽然售价上涨,但何小姐指,红衫鱼在港十分受欢迎,除了是家常小菜,亦因与100元纸币有同一名称,故新年会买来“压年”,生意没有因此减少。

郭先生认为红衫鱼零售价比以前贵是正常。(张雅婷摄)

另一商户“郭记海鲜”档主郭先生就指,红衫鱼售价比以前贵是正常。“楼价都贵了逾一倍!”他又指,鱼类售价有波动是正常,例如休渔期鱼类的零售价自然会较贵。

梁小姐。(张雅婷摄)

市民梁女士自言是红衫鱼爱好者,称红衫鱼肉质嫩滑,蒸、煎或茄汁煮都十分好味。不过,她指红衫鱼价钱愈来愈贵,连连摇头说:“太费啦,唔舍得食!”。她忆述,10年前红衫鱼售价每斤20多元,但现在便宜售价不再,如果真的要吃,期望等零售价回落至每両2元,才考虑购买。

WWF指出,红衫鱼主要盛产于南中国海一带,红衫鱼生长迅速,1年即长至成熟期, 较能承受捕捞压力。不过,由于过度捕捞及欠缺有效的渔业管理,导致红衫鱼的捕获数量在近10年减少最少3成,因此红衫鱼现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易危”品种 ,亦在WWF编制的《海鲜选择指引》中属于“红色─避免”类别,吁港人避免购买或食用。

一条3吋长红衫鱼,体积比成人手拳还要细小,就要16元。(张雅婷摄)

香港海鲜业联合总会主席李彩华就指,红衫鱼鱼获近年减少,加上内地消费力日增,令本港红衫鱼供应更少。为期3个半月的休渔期将于下月开始,李彩华估计红衫鱼售价将会更贵,若不想“挨贵鱼”,他建议市民选购供应稳定的养殖鱼,例如黄立仓、青斑和龙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