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去年自杀个案近50年新高达446宗 团体指有迹可寻需留意
近年疫情持续、移民潮等社会问题,影响港人精神健康。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今日(27日)公布,就死因庭2021年全港自杀死亡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去年录得1010宗自杀死亡个案,自杀率为13.7%,其中60岁以上的自杀情况最为严重,共录得446宗个案,占整体四成半。
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呼吁各界关注长者的自杀问题,为长者提供情绪支援,尤其长者甚少主动寻求协助,所以市民更需要留意和关注身边长者,有否出现自杀念头的蛛丝马迹。
▼8月27日 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分析2021年自杀死亡数据▼
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分析去年自杀死亡数据,共录得1010宗自杀个案,数字虽比2020年微跌,但长者自杀个案创1973年、即近50年新高,占去年自杀个案的44.2%。该会总干事曾展国指出,青少年自杀问题固然值得关注,但也不能忽略老年自杀问题。长者的精神健康问题来自多方面,包括孤独感、经济压力和个人健康等,但大部份长者受传统观念影响不会主动寻求协助,所以需要身边人关注。
曾展国举例,部份长者每日会有固定行程,当长者停止进行例行活动时,就需要多加关注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另外,有时候长者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可能已经反映有自杀念头,身边人需对此多加留意,及早提供协助。若长者刚经历如丧偶等重大转折,身边人亦有多加留意。
阿乐的妈妈5年前因抑郁症自杀过身,他一直感到自责,更曾有自杀念头,幸得到协助,成功走出阴霾。他说回想起来,妈妈的问题其实有迹可寻,例如经常称身体不适,曾到多个专科求医,却未有诊断出任何病痛,他相信妈妈不能接受自己的身体老化,是精神健康出现问题的一个警示。另外,当时妈妈亦有多次提过关于死亡的说话,例如“做人咁辛苦不如死咗好过”,又要求代照顾她的好友,现在回想这些都是自杀念头的蛛丝马迹。
阿乐现时参加义工培训计划,希望以自身经历支援他人,又指自杀不是一时冲动的行为,需及早察觉并向他们提供援助。
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公布的数据亦显示,自杀男女的比例分别是62.97%和37.03%,男性自杀个案比女性多,却与求助个案的性别数据成反比。曾展国称,男性常因事业和两性关系而受困扰,但自尊心等原因令他们不愿意寻求协助,他呼吁受困扰的市民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及早求助。